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邮寄新娘[七零]> 第81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8章(1 / 1)

“瞎说,我对孩子好点还不成了?”人群里面出现了质疑声:“我看她就是藏私,不想让你们考得好。”

说话的也是纺织厂的织工余万花,本来想打听点真材实料的东西的,结果赵曼也是玩这种虚的啊。

想当初她能考整个唐城的第三名,怎么都是有点真材实料的吧。

住在余万花楼上的邻居道:“就你家事儿多,从你家孩子上了中专以后嘚瑟成啥样了?”

余万花家里两个姑娘一个儿子,大女儿成绩一般,早早就找了工作,在公交车集团上班,儿子现在在读高中,三女儿成绩最好,她自己想要高考,可余万花想让孩子读中专,早点出来挣钱。

现在城市里面结婚年龄也越来越往后了,法定婚龄延长到男二十二,女二十,城里的孩子们就不像以前那样到了十八岁就要赶着说亲,有些家里重男轻女些的,就要女儿早早的出来工作,读完大学出来干不了几年就要结婚了。

因为有赵曼这么一个出息的女儿,赵传炯又经常回来吹牛,搞得余万花这种不送闺女读书的人好像成了个另类。

她女儿现在初三,就想读高中考大学。

但余万花很反对这点,还拿赵曼做反面教材,都二十几岁了还在读书,还不去赚钱,这要是她家孩子她绝对忍不了。

于是余万花问:“小赵,我听说你还没毕业呢,等你毕业了都多少岁了,这个年龄包分配的话,也分配不到好的单位了吧。”

其他人也竖着耳朵听。

赵曼可是第一届高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难考的一届。

她经历过更远一些的时代的,知道即便中专生再吃香,考上也确实比重点高中还难,但是几十年以后谁还会记得这些,中专生的学历肯定没有大学生过硬啊。

但是她也确实不知道余万花的小九九,便道:“我们这届是第一届,到底会分配到什么单位我也不知道呢。”

“哟,那不就说明,读中专跟读大学没有什么区别嘛,左右也是包分配,读中专还能早四年毕业,早几年干活,等你们毕业了啊,我们都成干部了。”

其实就等着她这个话,要是赵曼说大学比中专好,她可不就没有台阶下了。

余万花得意洋洋的看着赵曼,心说你也不过如此啊!余万花道:“那还不如读中专呢,中专毕业也是包分配,十八岁就能上班,看看你们读完大学都多大了,二十几了,这一毕业就结婚父母养大你们不是亏死了。”

人群里面就有人闹她:“怎么的,你还想把孩子卖了呢,余万花我跟你讲啊,社会主义新国家,可不带卖孩子的啊。”

这话虽说是玩笑话,可真的是戳到了余万花的肺管子的。

余万花没好气的瞪了赵曼一眼,心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吗,不就是个大学生嘛,毕业以后还不是包分配。

赵曼一个做教育的,当然逮到机会就要劝家长送孩子读书的呀。

教育投资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话不是这样讲,怎么都会有区别的吧,中专生跟大学生还是有差距的,大学生的上升渠道肯定要比中专生要好的多。”赵曼说。

“你是大学生你当然是这样讲了,还不知道你分个什么地方呢。”余万花的口气明显不善起来。

赵曼也算是听出来了,这人就是看她不爽,便很温和的说道:“别人分哪里我不知道,我毕业以后还是落到原单位。”

有人就问了:“你原单位在哪里啊?”

赵曼:“新区教育局。”

黄奶奶住在余万花家对门,两家离得近了经常能听到她家里摔摔打打的,见余万花这样讲,忍不住就要维护赵曼了:“我们曼曼早就是新区教育局局长了,她读大学只是为了进取,不跟自己未来拖后腿,人家是缺这个学历吗?

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早就说你闺女想要考大学就尽管考大学,你家是困难的揭不开锅吗,是没钱吗,都解放多少年了还是以前的老思想,就是重男轻女,就你儿子那样,高考要考不上还能给他考个好几年,你闺女想考都不给人考,有没有这么偏心的,曼曼你不认识她,别跟她讲话,咱们姑娘家家出息啊,顶养一群儿子呢。”

其实所有人一想想也是啊,养儿子如果都啃老人的,有啥用啊。

就余万花这个思想要不得。

黄奶奶说着拉着赵曼就走。

都是邻居,大家也挺热情的,赵曼就多嘴说了几句,没想到惹人不快了。

走远了还有人对余万花说:“你看看你,真是偏心眼,你想想赵传炯那会儿是不是这样,到快死了才想通,你看人赵曼觉悟多高,都当到了教育局长还要读书,这么年轻就当了局长了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