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寒舟没有立即答他,而是拿了纸笔,去写数据。
包括这时人们的平均年龄,健康程度,家家有几个孩子,多少长大成人的,均有几亩地,朝廷荒田几何。
卫生条件,医疗条件,科技水平等。
她埋头写,贺文璋便在旁边看,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我们以后还要开医馆,是不是?”他问妻子。
于寒舟摇摇头,说道:“不,是开医校。”
他们要做的事有很多。
贺文璋明显是要让世界变得更好,他并不是个追逐名利的人,相反,他是真的很淡泊。于寒舟也不爱那些,她还很懒。但是如果爱着的人有追求,那么她愿意相陪。
两人合计了许久,连饭都忘了吃,被翠珠三催四催的,催吃饭催睡觉,合计了几日,终于写出一份草案。
为了不被批评说假大空,贺文璋起名为《为官论》,说的是日后他有机会做官,会做些什么事。
他要添设蒙学,读书使人明智,他要让管辖下的子民们都聪明。
他要开医馆,招纳赤脚大夫,培养他们到处走动,宣扬健康学问,譬如生水不要喝,衣物被褥要晾晒,增加洗澡次数等,让子民们身体健康。
他还要聚集一群懂农事的人,包括老农,包括年轻聪明的读书人,专门研究如何使贫瘠的田地变肥。
……
他写了很多,都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让管辖下的子民更聪明、健康、吃得饱穿得暖。
然而明眼人读过一遍,便知道他暗中隐藏的是什么——他嫌现在的聪明人太少。
因为聪明人太少,所以田地不肥,所以荒地成片,所以夭折的孩子多。
他并没有写如今吃不饱饭的人很多,那样会显得皇上不够英明。他只写,家国可以更加富强。
他还举了个例子,都说“七十古来稀”,为何不是“九十古来稀”?如果大多数人都能健健康康活到七十岁,在六十岁的时候还能耕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