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累月之下,“纸山寨”便越累越高,越建越大,变成了北泉和卫复渊现在看到的规模。
某种意义上,“纸山寨”也相当于这座城里另类的贫民窟了。
至于在这幢复杂而扭曲的建筑物里究竟住了多少“人”,连在此地蜗居了百十年的老住户都说不清楚,怕是只有纸城的管理者们才能给出个比较准确的数字了。
“可是,这不应该啊。”
祝泓指了指自己。
“我虽然离家在外,本身也没有婚娶,但还有不少家人在世,若是我死了,怎么着也不至于连个葬礼都没有吧?而且整整一年了,我连半口香火都吃不着,这也太不正常了!”
祝泓毕竟是个学者,即便死了,脑子也依然很清醒。
一开始他死得不明不白,全然不清楚纸城的规则时,确实彷徨无助得很。
但一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熟悉和了解这里了。
比如纸城有完整的管理体系,虽无日升月落,但时间流逝的概念与人间相仿。
比如每隔十二个时辰都会有鬼差巡城,保证城内的治安。
比如来自阳间的供奉会自动出现在纸城住民们的手中,比顺丰快递还要安全高效。
比如供奉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近年新死的鬼魂甚至还给这里带来了不少新奇的电子产品。
大体来说,纸城的运作还算公道。祝泓猜想,这都是为了让“居民”们能在此安居乐业,静待投胎转世所做的安排。
然而纸城里死鬼虽多,却鲜少有像他这样,明明亲朋好友尚在人间,却连一张纸钱,一柱清香都没消受过的。
祝泓了解自己的家人,所以越发感到此事必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