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抱着“陪徒儿”的心态,于是从始至终,都未说什么话,只在一边喝茶,听徒儿再和李捕头讲话,确认前面郭初一的讲述中有无缺漏。李大彪和郭初一对视一眼,更不敢掉以轻心。
片刻后,齐县令来了。他看着李大彪和郭初一对楚、秦师徒毕恭毕敬的态度,心中仍未全信,却也提着心,往前拱手。
秦子游下意识想和他见礼,但他未起身,便觉得一道灵气压来。楚慎行以神识吩咐:“子游,莫动。”
虽然已经是筑基修为,但徒儿的心态,依然停留在凡人时期啊。
好在足够听话。师尊这样说,秦子游一怔,乖乖不动。
楚慎行袖中的青藤窜动了下。他神色不动,望向齐县令,听对方问:“只是尚不知,仙师师从何门?”
齐县令说着,心里快速划过几个在吴国境内的小门派。
在儒风弟子看来,归元宗可望而不可即。可又有无数人,连儒风寺的门槛都迈不进。
楚慎行明白这些。他想了片刻,随口说:“我与徒儿,是百通门弟子。”同时,密音对徒儿讲话。
齐县令迟疑。
那冷淡、高高在上的仙师不再开口,倒是旁边的小郎笑了下,说:“我与师尊从秦国来。师门名声不显,县令若未听过,也不稀奇。”
齐县令松一口气。
原来如此啊。
他踟蹰,解释:“两位仙师有所不知,早前,我已给儒风寺发帖。”
那小郎便挑眉,说:“早前是什么时候?儒风弟子若要赶来,至少要十天半月。这段时日,你莫非就静心等着?”
齐县令:“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