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面对杨婶子的担忧,和香还是挺惭愧的,但是她不能冒险将真相告诉杨婶子,毕竟不管在哪个时期,人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就算是杨婶子真的是很好的人,和香也不想将真相告诉她,免得杨婶子知道了之后,心里也像她这样有负担。
“和香,你这个病真是有些奇怪,不痒不痛的,但是就是浑身没有力气,不能起床是不是。我以前也听说过这种病,在家里躺了好几年,最后.,..”说到这里,杨婶子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但是即使她不说,都知道她的意思,最后就是死了。
和香苦笑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只是觉得对不起我公公婆婆,我病了这么久,他们都太劳累了。”
杨婶子有些不屑道:“他们这一辈子享福享得可比别人多多了,年轻的时候就没有怎么受过累,现在老了,其实也不算老,你看看,村里谁像他们这个年纪的,不是在地里劳作呢。就连你三叔公,都已经八十多了,每天还跟着下地挣工分,这人啊,要是不勤快一点,就得等死!当然,不是说你,你是病了没有办法。”
和香就苦笑了一下。
“不过啊,你得防着一点啊,你这个婆婆着急将你娶过门,就是为了让你来干活的,你现在连活都不能干了,只怕你婆婆会动歪心思。”
和香顿时做惊恐状,“婶子,你是说我婆婆可能会将我卖掉吗?”
杨婶子没想到她竟然会以为自己会被卖掉,有些哭笑不得,“这倒不是,只是你婆婆吧,有些唯利是图,她这几个月干的活,可能比她这几年都多。你知道为什么不,因为和她分到一处的,都担心她会偷懒,所以盯着她呢。她一偷懒,别人就叫她,叫她一点懒都偷不成。所以啊,她这几个月可算是吃着了苦头了。”
杨婶子说完,就感觉话题好像跑偏了,连忙拉回来,“我说的不是这个,这个年头卖人可是犯法的!要被抓去蹲大牢的!”
和香道:“那婶子是提醒我什么?”
杨婶子道:“我担心啊,你婆婆会不会动送你回娘家的念头。”
其实这也不稀奇,这个年头,很多人都是重利益的,要是没有利益,他们可是不干的。就像和香现在什么都不能做,还张着嘴要吃东西,相当于是赵家白养她,赵家本来娶个媳妇回来,就是为了要让媳妇干活的,可不是要娶个媳妇回来供着的。
和香其实已经动了将杨婶子拉为盟友的心思,因为她现在几乎是单枪匹马,说不定什么时候她就需要一个人帮她一把。
虽然现在还没有想到要怎么将杨婶子拉拢,但是和香已经确定了,杨婶子绝对是她最合适的盟友。因为她够热心肠,而且人也不错。赵起跃已经放了几个月的牛了,到了九月份,地里的庄稼都已经开始收获的时候,临近几个村唯一的小学,已经在开始招收新生了。
说是小学,其实只有一个班级,不管几年级的学生,都在这一个班级里面。最开始的时候,赵起跃的父亲赵前进就是在这里面教书,一个学校就只有赵前进一个老师。但是后来,赵前进被送去劳改之后,村里就没有老师了,几个村的村长商量了一下,还是认为没有老师不行,虽然大家都觉得孩子上学也不会改变什么命运,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想孩子做睁眼瞎。所以商量了几回之后,将几年前因为年纪太大而退休的老教师给请了回来。
村里的孩子们这才又能念书。
即使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在这一个班级里面,但是还是没有多少人,几个村的学生加起来就十来个学生。毕竟这个年头,能送孩子去上学的人家都是家境比较殷实的人家,但是这个时候,一个村又能有几户家境殷实的人家呢。况且这个时候讲究人多力量大,几乎每家每户都起码有五六个孩子,送了这个不送那个的也也好,全部送,家里又实在没有那个条件,所以就干脆一个都不送。
若不是因为和香从中作梗,这个时候的赵起跃应该是已经跟着村里的孩子去学堂了。他期待了好久,他一个很好的玩伴,家里就送他去学校念书,他会写很多字,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他就曾经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的,可是赵起跃他们都没有去过学堂,谁都不知道他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这并不影响赵起跃他们心生羡慕。
赵起跃已经九岁了,他盼去学堂已经盼了一年多了,可是现在,他成了一个放牛娃。
要说赵起跃最讨厌的人是谁,莫过于他这个后妈了。虽然他这个后妈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虐待他和他的弟弟妹妹,但是这个后妈在赵起跃眼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除了对后妈看法的先入为主,还因为和香阻止了他去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