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华一直听着她们对话,她听出来这个弟媳是在针对和香。虽然在赵家的事情上面和和香达成了一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秀华就对和香改观了,她一辈子对和香的态度都不可能改观,因为和香不可能从她的肚子里再爬出来了。加上之前在和香这里吃瘪,现在还乐意作壁上观,就看着玉琴要怎么教训和香。
但是她不解围,有人听不下去了。
坐在灶孔前生火的奶奶说话了,“让你们做个饭都这么多话!”
她也没有维护谁,只是让他们别这么多话了。算是两边都各打了一巴掌。玉琴冷哼了一声,算是作罢了。
和香将烧好的水提到外面,一口木头做的大盆放在了檐廊下面,兑了冷水,和香开始洗菜。
洗菜的水温不能过高,过高的话就会导致将菜烫熟,到时候吃起来就没有那个味道了。
院子里难得看上去有些杂乱,昨天放的炮竹的残渣还落在院子里。因为过年的这几天是不能扫地的,有这样的习俗,扫地会将福分给扫出去,所以过年的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许打扫。
和香在外面洗菜,火屋里,玉琴和秀华在说话。
“如今和香也从赵家回来了,你们把彩礼钱都给退了回去,这门亲事大概就是这样了。我记得不错的话,翻了年,和香就十九了。咱们村十九岁还没有嫁人的大姑娘可没有…”
还不等秀华接口,奶奶听不下去,她重重地将火钳往地上一扔,“行了,做饭就做饭,说这么多闲话做什么!”
虽然已经分家了,平时也不在一起过,但是奶奶作为婆婆,威信还是存在的。玉琴见婆婆发怒,顿时老实了。只是心里也着实有些不太高兴。
本来这两个老人勤快,身体也硬朗,家里肯定有不少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两个老人死后,都是要分给儿子的。
但是现在和香回来了,看样子,恐怕还是要再嫁一次的。第一次嫁人的时候,因为婚事是拿捏在秀华手上,所以秀华一件陪嫁都不给。也亏得秀华做得出来,这件事被人诟病了很久。
但是现在,和香回家之后,直接连家都不回,就住进了爷爷奶奶家,这表明了,和香不想回家去再将命运交到秀华的手上了。
秀华虽然作为后娘,在和香的亲事上理论上来说依旧是有资格管的,但是现在和香住在爷爷奶奶家,她的婚事,秀华再想管,只怕和生他们都不会同意。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和香找到了下一家,爷爷奶奶就可有可能自己准备嫁妆。
就算是准备最普通的嫁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一来,以后能分到自己家头上的东西还能有多少?这也是玉琴十分不待见和香的原因,不然她可不管和香的事情。
和香将菜洗干净之后,就送到了厨房,帮着秀华将菜切好。
玉琴和秀华说着一些闲话,两妯娌虽然都是厉害性子,但是因为分家早,没有怎么吵过嘴,所以表面上的关系还是十分和谐的。
和香只是埋头干活,并不说话。
忙活了大半天,一家人吃了团年饭,吃饭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下午四点钟,等吃好,差不多六点钟。外米娜小孩子放鞭炮发出的叫喊十分的响亮,和香帮着收拾碗筷。
玉琴吃饱喝足之后就不想动了,往年都是她和大嫂来洗碗,今年既然多了一个和香,这些碗筷,她作为婶娘,就没必要操心了。
大概秀华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吃过饭之后也坐着不动。和香倒是无所谓的,不过就是洗个碗,也没有那么多计较的,平时她也不和这两家人怎么接触。
奶奶看不下去,这一大家子吃的碗,足足有二三十个,这要洗起来,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奶奶走过去,准备帮和香洗。
“奶奶,您快去坐着吧,这几个碗,我一会儿就洗了。”
和香坚决不让奶奶帮忙洗碗,自己花了半个小时将碗洗干净,收拾好了。
奶娘对这两个儿媳的心思也心知肚明,心想幸好当初和香回来的时候没有选择回她家去,不然现在和家该是怎么样的鸡飞狗跳。
和香洗过了碗,和大海及他弟弟一家人都还在外面坐着嗑瓜子。
和香在秋天储存的东西,本来现在就可以拿出来一家人享用了,但是和香偏偏就不拿出来。这些人一点都没有将她当成家人看,她的东西是要分享给家人的,给这些人吃了,半个好字都不会念她,和香觉得自己是在是没必要去讨好这些人。
奶奶也闭口不提和香准备的那些零嘴。
和香在秋天的时候晒了不少东西,枣干、猕猴桃干、板栗、红薯干、柿饼、土豆片干,可以炸着烤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