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走远了,苏苑还颇为好奇的回过头来看了看,瞧着是挺生气的,往路边的石头上踹了好几脚,也不知疼不疼。
不过,她确实是不想再跟老宅的人有更多的联系了,血缘那是没办法,但三房已经分出来了,就这么不近颇远的处着,过个年或是遇到什么大喜之事才上一次门,便已经挺好的了。
望山村和周村相隔不远,苏家三房的房子建在村头,还是靠山的那一头,因此从周村过来到家,要从望山村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走小路还隐蔽些,走大路的话,基本上半个村子的人都能遇见。
苏二丫在望山村知名度颇高,谁让她有一身不寻常的力气呢,哪怕苏家三房建房子这事儿已经过去许久了,可如今仍有人把这当成稀罕事儿聊。
周怀城属于最近才有名气的,这位考上童生那会儿,悄没声的,没什么动静,知道的人并不多,不像这次从府城回来,考中了秀才后虽然没有大摆宴席,但周家可以说是很高调了,又是放鞭炮,又是吹喇叭,还在门口撒了喜钱。
望山村这边离得近,放鞭炮、撒喜钱的时候,也过去凑热闹了,不少人都见了这位只有十三岁的秀才公,这才过去几日的功夫,想忘也忘不了。
两个知名度颇高的人走在一块儿,而且还是按理来说,应当没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这无异于是平地一声雷,惊讶程度绝对不亚于得知苏二丫一身大力气的时候,也不亚于知道周村出了一位秀才公的时候。
周怀城见惯了大场面,无论是考中探花之后的打马游街,还是入朝堂做官,亦或者是做主考官的时候,场面比这大多了,所以面对越来越多停下来偷看他们的人,周怀城依旧稳得住。
苏苑上辈子好歹也是公主,各种各样的宴会不知参加了有多少,哪一次不是被人明里暗里的盯着看,如今这也是小场面。
乡间的土路,硬是让这俩人走出了青石板的感觉,万众瞩目,安然自在。
还真别说,围观的人不知道气场这个词,但莫名觉得这俩人还挺搭的,虽然一个是读书人,一个力大如牛。
看着一对璧人走来,苏老三嘴角都快扯到耳朵后头去了,整个人站得笔直,还不忘用余光打量家里头。
不错不错,都是他检查了好几遍的,地上绝对干净,没什么脏东西,该归置的东西都已经归置好了,家里这四口人都洗了澡、洗了头,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
家里的老母鸡也炖上了,还蒸了鸡蛋羹,炒了几个菜,包了肉馅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