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宋屠苏肯定的点头。
那时候苏绾担心的是外面的人发现宋屠苏回来,偌大的宅子中多了人,而宋屠苏说的确实她那些不成器的哥哥们绝对不会泄露行踪。
其实苏绾的担心很多余,因为这个宅子虽然很大,里面却空旷的可怜,再加上宋屠苏那些乱七八糟的哥哥们,这个宅子里发生什么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甚至就连偷儿都不会光顾。
当天晚上,宋屠苏就带进来四个人,其中两个苏绾认识,一个王增一个阿五,另外两个应当是私兵营里最可靠的,还有许久未见的阿丑,又长大了许多。
为了过冬,阿丑身上的毛变得很厚很厚,苏绾很喜欢摸。
石磨也很快送来,苏绾诧异,问了王增才知道,原来外面那些私兵虽然不会做豆腐,但想喝豆浆,过滤出来的豆渣还可以炒着吃,就自己打磨了石磨。
比起直接吃豆子,豆浆和豆渣都要好吃许多,也难怪这些人想念。
他们用的石磨直接送进来,再重新打磨就是。当初苏绾有些卑劣的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郑琰锋甚至真的找到山里的一小伙山匪,此时整个村子都很欢迎这些人。
豆子是郑琰锋派人送来,全都是挑的饱满粒大的,比当初在边城大营吃的好得多。
来的人和石磨都安顿在隔壁院子,中间还有一段空白,原本应当是种着树,只是现在什么都没有。苏绾出入都带着玲儿,许多事不用她说,玲儿就能做的很好。
每次来隔壁院子,阿五都会迅速站起来,有些畏惧的看看苏绾,再看看玲儿。最初在私兵营,苏绾曾说过让她跟着宋屠苏,可后者要她跟着苏绾,现在苏绾身边有了侍候的人,阿五不知道自己除了推磨,烧火,还能做些什么。
这些人都穿着简陋的兽皮,干活速度很快,苏绾每次来都能看到他们在忙碌。看到他们,苏绾总是会想起宋屠苏,她自从回来后,穿着的还是那几件衣服,很薄,不挡风,像是个混的不怎么好的侍卫。
相反的,苏绾自己穿着的是柔软的布裙,好几个大氅都是很好的皮毛,现在还有了丫鬟,在宅子里进进出出像是个正经的小姐。
明明她们的身份应该倒过来才对。
第47章琐事
精挑细选的豆子,全都是一样的品种,磨出来的豆浆十分柔和,煮开后的香味也更加浓稠,比起边城大营时,干别的,品种不一的豆子磨出来的豆浆,要精致许多。
过滤出来的豆渣放一些猪油,捏成饼,小火煎黄,或者放一点韭菜,味道更特别。
煮好的豆浆放在木桶中,外面裹着干草和兽皮,进行保暖。屋子里没有人,门口和窗户都守着人,苏绾取出石膏,开始慢慢放入,等豆浆成形,变成豆花,便收起石膏。
取出一些煎好的豆饼,豆浆,还有豆花,用食盒装着,苏绾叫玲儿进屋。
“你把这个送去,就说先尝尝味儿。”苏绾想了想又说,“豆花可以做成甜味儿的。”
“是,小姐。”玲儿行礼,提着食盒出去。
屋里摆着大碗,苏绾走到门口招呼外面的人,“都进来吃热乎的。”
看着玲儿规矩分明,王大、王二都拘谨的厉害,站在门口没动,就连王增也不太好意思就这么大咧咧的进门,阿五更是拘谨的揪着衣袖,她从未见过这些规矩,更遑论学过,此时更是觉得自己被玲儿比了下去,低着头不敢看苏绾。
第一个进门,宋屠苏看了眼,道:“没有豆腐吗?”
“先喝豆浆,热乎着。”苏绾端起一碗塞她手里,见宋屠苏习惯性的想要放到一边,就说,“不喜欢也得喝,对身体好。这叫良药苦口……你就当良豆浆苦口好了。”
“早知道我先让王增进门看看,再确定要不要进来。”宋屠苏说着,却还是端着碗,大口大口的喝下去,赶忙把碗放到旁边。
其他人到底是没进屋,苏绾把碗都端出去。
还有三碗豆浆、三碗豆花,送去宋秋那边。剩下的豆花倒进麻布中,用方形的模具支撑,上面压着装满水的木盆,过些时候就能看到成形的豆腐。
外面的风突然变大了,天空飘下零星雪花,苏绾站在门口,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
宋屠苏去了宋秋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等豆腐做好,玲儿回来,苏绾马上就会去郑家。豆腐的做法多种多样,原本可以直接叙述给郑琰锋听,但苏绾想了想还是放弃省事,选择去亲自示范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