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搁在路中央,便给了老婆子我十两银子,让我替他收治这郑小娘子。”
难怪牙婆对此事如此了解,她就是当事人之一,甚至还替文大人给那郑珊瑚治病。
谢吉祥也听得很认真:“然后呢?”
牙婆挑眉一笑:“然后自然就是日久生情,互生情愫啦,当时我就让我家老头把那小娘子接回家里去,又给她请了大夫治疗腿伤,她那腿伤得还挺重,上了夹板不能动弹,这就在我家里养了起来。”
谢吉祥心中一动:“也就是说这位郑小娘子的腿曾经骨折过?是哪一条腿?”
牙婆指了指自己腿上的位置:“是这里,右腿小腿中央处,郑小娘子在我家一直养到过年,期间文大人来瞧过几次,我当时还以为文大人是负责爱民,没成想哦……”
牙婆嘿嘿笑了笑:“没成想过了年,郑小娘子的腿刚好,孙管家就过来寻我租了个宅子,把那郑小娘子接了过去。老婆子我当时一看就知道,这是俩人瞧对了眼。”
这果然如同牙婆所言,两人确实算是日久生情。
谢吉祥道:“这位郑小娘子在大娘家中住了快两个月,大娘可知她是哪里人士?”
牙婆想了想,说:“她说自己是江黎人,早年定了亲,结果还没过门男人就死了,她就留在了家中,没人肯娶。后来父母亡故,她嫂嫂容不下她,她就想来琉璃庄投奔姨母。”
“后来的事就是刚刚我说的那般,她姨妈家里早就没了人,她只得留在琉璃庄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偏巧那日文大人从京中回来,她刚从一户人家浆洗回来,这就撞上了。”
这么巧合吗?
谢吉祥点了点头,道:“之后郑小娘子就一直住在平安街二十号?”
牙婆道:“可不是,她也没地方去,有个官老爷肯养她,她自然是乐意的。不过这位郑小娘子倒是不经常出来,自从搬去二十号,我也没见过她几回,看样子是个很安分的人。”
能给人做外室,也算不上多安分吧?
谢吉祥对牙婆笑笑,知道她们这行见多识广,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已经习以为常。
不过,谢吉祥还是觉得,郑小娘子这样给人做外室,确实非好人家姑娘所为。
谢吉祥又问
了几句郑小娘子的亲属之类,牙婆都说没有见过,郑小娘子来到琉璃庄,就一直孤身一人,似乎确实没有亲属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