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我在末世开旅馆[经营]> 第202章 第 20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2章 第 202 章(2 / 3)

有人感到不解:“老板,你为什么要收长宁的东西啊,不亏本吗?”

老头放下杂志,语气认真地回答:“首先,我并不是这里的老板,只是个打工仔。我们老板对钱社长和长宁基地抱有极大的兴趣,所以才会花费高价,在这里设立了站点,专门回收宝贝。你们可能听过一个传言,源自于钱社长,她说,要是有人能集齐十张她亲手制作的原始货券,就可以满足对方一个愿望……”

这实在有些荒诞不经,而且很多幸存者都没听过这个传言,店里的客人都觉得老头在开玩笑,“真的假的?”

老头也不辩解,呵呵一笑,没再说话。

阿淼知道,那是真的。

不过钱蓁蓁只是抱着随缘的心态,所以没有大肆宣扬。

或许多年后,这个消息会扩散开来,而那时的她,也将变成一个遥远的、不知真假的传说。

除了原始的货券之外,展示柜里还存着新的长宁货券,那是一种正方形的、很薄的纸片,带有钢印,对应的数字就是货券面额。

看似简单的材质和工艺,却带有无法复刻的防伪特征——长宁货券既防水又防火,对着阳光翻转,表面还会闪起七彩的微芒。

没人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有钱蓁蓁和长宁基地的信用作为担保,货券发行没几天,它的价值就迅速攀升到了安曦货券同等的地位,甚至隐隐有着超越之势。

在万博商埠,长宁货券是最受欢迎的货券,老于在平民地和北荷口营地之间跑了很多趟生意,都没摸到过真正的长宁货券,现在发现同好站的展示柜里放了不少,他恨不得把整张脸都贴到玻璃上去。

离开的时候,老于和冬青都有些意犹未尽,一路都在憧憬着钱蓁蓁和长宁基地的模样。

“老天保佑,我一定要加入长宁基地,不然在那里当流浪者住一段时间也好。要是能亲眼见到钱社长就更好了,我老于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活!”

“钱社长保佑,爷爷的病快点好起来,我想加入长宁基地,让我和爷爷加入吧!”

听着一大一小两人的念叨,阿淼始终没有吭声,他站在江畔吹风,定定地望向天空,似乎有些怅惘。

冬青问他:“阿淼哥哥,你在想什么,怎么不说话?”

阿淼回过神,摘下口罩缓了缓气,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这才回答:“我在想我的妻主。”

妻主?

冬青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老于却睁大眼睛说:“阿淼,你是赘婿啊?”

阿淼点头,扬唇微笑道:“走吧,该去长宁了。”

从认识到现在,他第一次露出笑容,也是第一次明确地说出自己的目的地。

脑海中闪过那张打着问号的空白照片,老于眼皮一跳,隐约生出一种奇妙的预感,“阿淼,难道你是——”

阿淼挥了挥手,打断了他接下来的提问,“我想回家。”

万博商埠距离长宁基地大概是五天的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随着接近长耀山区,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也多了起来。

临近长耀山区的高速旁边,有长宁基地新开的加油站,各类商品价格公道,专为抵达、经过或者离开长宁基地的人补充物资。

这里车来车往,繁华热闹,老于和大辉想开进去看看,却被阿淼阻止了,“先去长宁吧。”

家园就在眼前,他表面平静,可胸腔里的心脏几乎按捺不住地跳动起来。

老于态度干脆:“没错,赶紧去长宁,我都好奇死了!”

往前开没多久,一道巨幅招牌就出现在了道路旁边,上面刷了四个大字——长耀商埠。

微凉的风里涌来馥郁的花香,晚霞铺满黄昏的天空,金色花朵绽放摇曳,仿佛在迎接着谁的到来,一眼望去无穷无尽,宛如闪烁着金光的海洋,延伸向宽广的远方。

长耀公路的两边,一排排临街店铺新建而起,坐落在金色的花海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幸存者们聚在这里,居住、经营、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长宁新收的大米,批发价一斤只要10券,要不要啦?”

“没有货券了,再问多少次都没有,长宁集社最近没有发行货券,我也弄不到啊!”

“不是兄弟,这蛤蜊都不新鲜了,你怎么好意思过来卖啊?还说什么和涟市给长宁特供的产品一样?走,我们去商埠协会评评理!”

“前面的让一让,我们要卸货……”

车水马龙的景象,人声鼎沸的环境,老于和大辉减缓车速,来回张望着四周,只觉得眼睛都看花了。

后面的车厢里,冬青扶起爷爷,激动地靠在篷布的口子旁边,观察外面的情况。

他们全都看愣了神,这片土地充斥着鲜活生动的气息,与其他地方全然不同。

莫名的,在踏入这里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一下子回到了末世以前的生活……没有丧尸没有变异野兽,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闲适与从容。

如果这个世上还有无忧的乐土,那一定就是长宁基地!

“喂,赶紧加速!”前方跑来戴着红袖章的人,举着小旗指挥道:“朋友,往前五百米左转,有公共停车场,想去基地不能开车,只能步行!”

迎着漫天飘飞的花瓣,阿淼走入了北岸大道。

这里是流霞河北边林地中间的道路,原本只是水泥铺成,现在已经重新建造,变为了宽阔笔直的柏油公路。

公路两旁是铁网墙包围的农场和林场,此时正是秋收时节,花生、大豆、玉米、棉花……基地居民们都在紧张忙碌地采收,而远近的岗哨亭内,不少年轻力壮的保卫人员扛枪巡逻,防备着可能发生的危险。

多年过去,流霞河上的长桥依然伫立,就像是沉静坚守的卫士,等待着故友的回归。

而在长桥的更南边,是一大片巍峨高耸的建筑群,深林环抱,难见全貌,那是基地本部所在的坚固堡垒。

老于和大辉一路惊叹,脑袋来回转动,词穷到只会哇哇直叫:

“天啊,长宁基地这么大吗?!”

“这么多稻子和蔬菜,我一辈子都吃不完呐!”

“那是桑树吗?还有鱼塘?”

冬青扶着爷爷,一边揉眼睛一边喃喃:“爷爷,我们真的到长宁了!太漂亮了,我好喜欢这里!”

“是啊!”齐大爷激动地老泪纵横,搂紧自己的孙子不停感叹:“幸好咱们走出了平民地,幸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