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我成了大明勋戚> 235 公道正义(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5 公道正义(二合一)(2 / 4)

他知道王文之所以会站出来阻扰,背后其实是王振的授意,可如今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鲁王没事,就意味着沉忆辰有事!

“那沉佥宪手中,可有鲁王举兵谋逆的铁证?”

王文的反问,让朱勇一时哑口无言。

这就是为什么,沉忆辰不惜以身作饵,逼迫鲁王来刺杀自己的原因。

想要定明朝藩王的罪名太难,哪怕有着诸如行刺御史、勾结地方官员等等不轨行径,都只能算作增加定罪的筹码,始终差了举兵这突破底线的最后一步。

大明正统朝之后,真正举兵造反的藩王只有一位,那就是着名的宁王之乱。

宁王朱辰濠举兵之前,各种作死行为可谓数不胜数。比如恢复裁撤的王府护卫、随意杀害幽禁地方官员百姓、强夺官民田产数以万顷、劫掠商贾窝藏私兵,就差没把“反”字写在脸上。

可就算做到了这种地步,加之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先后告发朱辰濠罪行,得到的处罚不过为明武宗下旨收其护卫,令其归还所夺之田。

这种处罚说句难听点的话,连不痛不痒都算不上,甚至助长了谋逆的野心。鲁王朱肇辉目前行径,相比较举兵之前的宁王,作死程度又远远不如。

所以没有真正举兵,就是沉忆辰定罪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古人云防范于未然,难道等到鲁王兵锋直指京师,才想起去平叛问罪吗?”

一道冷冷的声音,从英国公张辅嘴中说出。

身为初代国公,先帝托孤五大臣之一,英国公张辅的地位跟资历无出其右。

他这句话说出来,某种意义上比成国公朱勇的份量更重,同时也代表着整个勋戚集团的统一意见。

张辅愿意站位沉忆辰,除了力撑勋戚子弟的私心外,更多还是站在公心大义的角度上。

要知道先帝明宣宗时期,可是发生过着名的汉王朱高煦叛乱。英国公张辅不仅仅是亲身经历者,差点还一度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因为朱高煦谋反之前,首先联络的朝廷重臣,就是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

如果不是张辅当机立断逮捕汉王官员,并且当地御史李濬以及锦衣卫发现汉王谋逆行径后及时上报,让朝廷做好了充足的应对准备,否则对大明造成的损害将不可估量。

前朝已经有过先例,现在不把谋逆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还等什么?

“英国公不愧为辅弼之臣,可谓赤胆忠心!”

朱祁镇这句话说出来,廷议重臣们瞬间就领悟了他真正的心意,那就是坐实鲁王谋逆之罪!

其实对于鲁王这名叔父,朱祁镇从来就未曾有过好感。

他继位之初,就被欺负过年幼,发生了鲁王亲王令旨领物的奇葩事件。

要知道先帝明宣宗经历汉王之乱,恰巧就是发生在继位之初的宣德元年,鲁王朱肇辉这种僭越举动,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对于皇帝而言,不追究不代表着不存在,只是缺了一个整治的借口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