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沉忆辰特地转到了另外一排号房中,还恰巧的是在这里遇到了一个熟人,他就是在顺天贡院广场为民请命的何闻道。
见到沉忆辰朝自己走过来,何闻道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脸上瞬间就流露出激动的神情。
在何闻道的眼中,沉忆辰已经不仅仅是自己学术上的领路人,还是自己人生的一盏明灯,大丈夫生当如是也!
不过何闻道很快就反应过来,考场之中可不能跟巡视总裁,发生任何言语上的交谈,否则就有徇私舞弊的嫌疑。于是他压制住内心的激动,把头给再度埋了下来,不过那微微颤抖的手臂,还是暴露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沉忆辰踱步来到何闻道的号房面前,仔细看了他第一排文字的笔锋,与之前在砖石号房见到了那几名考生勾画角度完全不同,何闻道的文章笔迹找不到任何规律可循。
见到这一幕后,沉忆辰心中就大概有底了,不过在无凭无据之下此事不好声望,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何闻道的文章上面。
相比较前面考生华而不实的孔孟圣人言,何闻道非常务实的分析了周唐两朝,诸侯做大跟藩镇割据的弊端,同时表明了秦魏两朝过渡集权,带来的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缺点。
看来自己“经世致用,辨证求是”的学术理念,是真正的传达到了何闻道这等年轻士子的心中,而不是浮于表面!
看完何闻道的文章后,沉忆辰顺势走向了旁边的号房,首先还是看了一眼第一行的笔划有没有问题。这名考生跟何闻道一样,勾画角度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殊,与砖石号房的考生截然不同。
本来沉忆辰没打算提前审阅一番这名考生的会试文章,结果就这么随意瞄了两眼后,他就被吸引住了站在原地,脸上下意识流露出惊喜的神色。
相比较何闻道“师从”沉学,本身就朝着务实方向发展,能写出切中时政要害,分析出利弊的文章并不意外。相反这名考生沉忆辰毫无印象,文章却立意深远,论证全面,很有治国安邦之远见。
甚至沉忆辰能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一股拳拳爱国之心,胸怀天下之志!
带着一份好奇,沉忆辰把目光看向了还未弥封的卷首,彭时两个字跃然于眼前。
彭时便是历史上正统十三年的状元及第,还开创了大明最快入阁的记录。只能说哪怕历史改变了,才学之士的本质不会改变,金子放在哪里都能发光!
当然,哪怕欣赏沉忆辰也不能流露出来,看了一圈后他便转身回到了明远楼。恰好巡视考场的杨鸿泽,此刻也一同返了回来。
“杨少卿,会试四书首题今日结束,不知你巡视考场可有发现国之栋梁?”
“你想说什么?”
这三日监考下来,除了第一日关于北方粮荒的问题,双方有过一段交流之外,后面两日几乎是视而不见,完全没有任何的言语沟通。
沉忆辰巡视考场后莫名其妙抛出这句话,杨鸿泽第一反应便是对方话中有话。
“本官发现有几个考生,卷面字体异常优美,简直如有神助,杨少卿可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