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长却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做到了,还让百家真心实意的为大唐做事。
汉武帝后,百家全部都藏了起来,儒家迅速崛起,就连道家,法家等都不如儒家的位置。
墨家传承几乎断绝,阴阳家隐去,兵家传承也断绝了不少。
可以说,李道长的一番论道,让百家全部都出来了,不过这一次却不是百家争鸣,而是百家团结。
他们团结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同建设大唐,让大唐百姓生活好起来。
“锦绣山河花团簇,论道台前百家出。
万古风流传大道,唯有清风李道长。”
看着论道台前的一切,义老不由得诗兴大发,说了出来。
然后同智老,仁老对着论道台行了一礼,才登台。
这是他们对论道台,对百家齐出为了百姓的最大尊重。
“哈哈哈,好诗好诗呀。”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各位都是云端之人,今日能够来到我清风观,真的是蓬荜生辉呀。”
就在这时候,李道长出现了,让诗兴大发的义老瞬间底下了头。
还好诗,李道长不会是在嘲讽他吧。
自己做诗的水平,他心里还是有些逼数的,刚才的那句诗,义老觉得勉强能够算得上诗句吧。
然而一切的一切,在李道长那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面前根本什么都算不上。
想到李道长以前的诗句,智老眼神一亮,顿时有了想法。
“李道长乃诗仙,不知道能不能有幸听到李道长的诗句。”
智老有些期待的说道,李道长做诗虽然非常的少,但是每一句都是绝唱,每个字都能够传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尤其是这一首,当初听到这句诗以后,智老内心无比的震撼,仿佛真的身临其境进入到了战场。
那种悲凉,那种洒脱,那样的心境。
醉卧沙场君莫笑。
将生离死别如此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然而让人却有忍不住的哭泣,刚大唐将士们的心完美的描述了出来,这才是真在的诗句。
既然有如此好机会,智老怎么能够放过这个机会了。
而且李道长的瘦金体,如同仙人一般,仙气满满,在大唐流行起了一股瘦金体风格。
对于瘦金体,智老已经非常了解,而且经常练习,却从来都没有见过李道长手笔。
“好,秦怀玉,笔来,墨来!”
装数字的机会,李道长怎么能够放过,大笑一声说道。
手持玉笔,一手拿墨,李道长看起来充满了豪情万丈,让人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什么是特庅的高人风范,这特庅的才是特庅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