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抗战之不死战神> 146章:崛起之希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6章:崛起之希望(2 / 2)

但他们的身体也处于一种要崩溃的情况,完全就是有心无力。

各种惨状在日军之中上演。

这些日军回到国内之后,因为这些事情一直都在不断的做噩梦,很多时候都被噩梦所惊醒。

他们的精神在这九天内一直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如果要是再等几天,他们的精神怕是都快要支撑不住了。

日军在朝鲜的这一场场大败,成为了小鬼子国民心中永远的痛。

成为了那些逃回国内士兵永远的噩梦。

那一场场炮击似乎经常在他们的脑海中回想起。

而日军对阵华夏的神话,也在这一场朝鲜战争中彻底破碎。

鸭绿江之战,价川之战,汉城之战。

平远军三战三捷,横扫整个朝鲜半岛。

日军二十七八万的大军,到最后撤回国内的军队不到四万人。

当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华夏时,全国都沸腾了。

北平、天津、西安、归绥、太原、奉天等等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庆祝平远军大捷,华夏大胜的好日子。

而与此同时,平远军的铁血汉军旗也插遍了淮河以北的所有地方。

猩红的铁血汉军旗高高的飘扬在淮河以北的所有地方。

那猩红的军旗,那金色的繁体汉字,仿佛是在告诉人们。

曾经不可一世,打出汉人威严的大汉又回来了。

而平远军的军歌《精忠报国》也开始传遍整个华夏。

在北平的广播电台,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这首热血沸腾的歌曲。

而平远军的缔造者,华夏临时政府的首脑,坐拥华夏半壁江山的领袖——韩凌的大照片也刊登在了华夏各个报纸的封面上。

“华夏最年轻的将军!”

“华夏最神奇的统帅!”

“世界最年轻的国家领袖!”

.....

各种各样的封面标题出现在了报纸的头条上。

各种赞扬之声不断的飞向北平。

同时也有许多文人在报纸上高呼——甲午之耻已报!

而也因为韩凌十分注重教育,在蔡元培、周树人、傅斯年还有华夏此时文学界的一位泰山北斗级人物——钱基博的影响下。

此时华夏文学界的那些有影响力,有才能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更是疯狂的涌入到了北平。

北平——新兴之地,未来华夏崛起之希望!

这是他们这些文学家的称谓。

而韩凌重教育,求贤若渴,向教育界大投资金的做法更是让他们这些文人感觉华夏的崛起已经势在必行。

此时的北平,在韩凌的一再整顿下,整个北平暮气沉沉的气氛已经逝去。

迎来的是那种潮气蓬勃,充满年轻人激,情的气氛。

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感觉。

而随着这些文人的大量涌入。

北平,这座充满了历史文学底蕴的城市,再一次的焕发了他的生机。

而韩凌也趁着这股热潮,开始正式颁发国家二号令。

在华夏临时政府治下,开始正式普及教育。

同时在各个地区设立扫盲班,对全民进行文化教育普及。

同时大量的大洋开始被韩凌合成出来,发行出去。

为了不引起通货膨胀,不引起经济的剧烈震动。

韩凌在发行大量大洋的同时,也利用飞船的合成系统,合成了大量的各种民用物资。

将这些民用物资全部都投入到市场当中,压制经济的通货膨胀。

但韩凌知道,这些不是长久之计。

要想彻底的平稳经济,只有大力提高生产力,将土地与各种资源都利用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到达经济平稳。

所以各种优惠政策相继出台,鼓励那些大地主将资金转投入到工业上去。

另外再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带动工业的发展。

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凌接到了刘克隆的电文。

“大帅!刘克隆发来电文,朝鲜局势已经全面稳定下来了!”

张汉卿将一张电文递给了韩凌。

“全面稳定下来了?不错!”

韩凌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经过自己一年的努力,东北没有丢,反倒是小鬼子丢了朝鲜。看你小鬼子在没有得到东北,丢了朝鲜的情况下,还能怎样发展!

“对了!还有二十二天就春节了吧?”

一九三一年的春节是二月十七号,现在是一月二十六号。算起来好像还真的还有二十二天来着。

“恩!是的!怎么了?”

张汉卿有些疑惑的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