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一路南行,按照出发之前于琦介绍的大致路线顺利出了豫章进入交趾刺史部后,便开始了艰难的旅程:离开豫章后的第一站是交趾刺史部的南海郡,这个祖龙所置的天下第一批郡制;而从海南郡想要抵达交趾,却要横跨整个交趾刺史部,一路上所经之崇山高谷、险滩密林不计其数。
所幸他们还有于琦的指点,按照于琦指出的大体路线,他们找到了时称郁水的岭南第一大河,沿着郁水一路东行,又转向西南之后,终于抵达交趾。
抵达交趾之后,通过时任豫章太守朱皓的关系联系上朱皓的弟弟,现任交趾刺史的朱符,并在朱符的支持下,分遣人手前往九真郡、日南郡这两个大汉朝最南边的郡中,寻找传闻中可一年两熟的稻种,以及于琦吩咐收集的没见过的种子、种苗。
前后历时一年有余,中间经历的艰难险阻不计其数、难以想象,从出发时的百人队伍,到返回后的十不存一便可见一斑。
所幸他们这一路上的苦没有白吃,那些逝去的族人也没有白死,此时被族人们小心翼翼的放在地面上的一个个麻袋、箱子,便是于琦梦寐以求的种子。
“族长,幸不辱命,这几口麻袋里装的,便是我们在日南找到的能够一年两熟的稻种。”
在八叔的介绍下,于琦上前解开一个麻袋的口子,掏出一把暗黄粗糙的稻粒,闻了闻、捻了捻,又挑出一粒,用指甲轻轻剥开,露出里面洁白的米粒。
看着手中这颗颗粒饱满,长度大小与新寓良田所产之米粒相差无几的米粒,于琦不禁有些嫉妒那片肥沃的土地:食物充沛、全年无冬,就算不用耕种也饿不死,若是百姓再勤劳一些……
“那里的百姓甚是懒散”,在于琦浮想联翩的时候,八叔也在介绍他们的所见所闻:“除了林邑城周边有一些还算规整的田地,其余的田地都没有人伺弄,当地的百姓大多都是把种子随意的撒在田中,不耕、不锄、不肥、不灌,任其生长,收多少全看天意。”
“第二茬就更过分了,第一茬的时候好歹还撒点种子,第二茬他们连种子都不撒,收第一茬的时候顺便把一些稻子留在地里,任其倒伏、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