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小婿到是想到一些个不成熟的建议。”
李二陛下的话音刚落,程处弼就接上话来。
“在考试之后,岳父大人何不将考生的试卷糊名,这样阅卷者便不知道考生的名姓,便可以减少在改卷之时,有失偏颇。”
“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阅卷人数,对于同一道试题可以多人审阅。”
“还有,对于那一些高中的举子,岳父大人也不妨在大殿接见一二,并亲自对其人考究一番。”
还没有几多思考,就一连三条建议甩在了李二陛下脸上。
糊名制度是在武则天当政的提出来的,殿试是在唐高宗李治率先提出来的,但是是在武则天的时候,发展壮大。
《新唐书·选举志》记载,“(武则天)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
《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显庆)四年春二月乙亥,上亲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
多人阅卷,历史虽缺乏相应的记载,但这已经是如今的学校老师阅卷,都惯用的方式。
虽然这些在天朝都是小伎俩,但是对于唐朝这与科举考试相伴相生的反作弊手段才发展了短短的几十年,这些都是神技呀!
“这些个建议哪里是什么不成熟的建议,贤婿还真是才思敏捷,举一反三!有了这些个设想,我大唐的科举制度,可以更加的完善!”
李二陛下一听到程处弼这三条建议,那可是一拍大腿,喜笑颜开,赞不绝口,双手搭在几案上,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