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一边接过程处弼手上的帛书,一边诧异地询问。
虽然这个消息是个令他兴奋的好消息,是他期待的、想要看到了,但这个消息事发得有些突然,超出他的预测了。
“折畔趁着新罗主力与百济僵持之际,沿海一路强袭新罗,新罗失于防备,沿海各城已尽被折畔所夺!”
李二陛下一边快速地浏览着手中的书帛,程处弼一边给他补充解释道。
“故新罗派往了使节前往了平壤城向苏定方求援,军国大事苏定方不敢独行,故经锦衣卫渠道,请小婿转呈于岳父大人,请岳父大人定夺!”
“原来如此!看来到是朕小觑这折畔的雄野之心!”
李二陛下深眸着颔首连连,眼里寒光冽冽,脸上笑意凉凉。
“贤婿,你如何看待此事?”
“小婿认为,我大唐当发兵,但却不是现在!”
程处弼按压着心中的激动,分寸有度的说道。
李二陛下抬眼一皱:“怎么说?”
“新罗虽然为百济、折畔联合所攻,但新罗主力犹在,国力并未大衰,而我朝布置于东辽之军,还需安稳高句丽故地。”
程处弼就着眼前的形势,理智且清晰地分析道。
“此刻若是出兵,从平壤出兵,则只有轻兵而行,虽可救新罗,张扬我大唐宗主国之威严,平息半岛之事,但这于我大唐并无好处!”
“我大唐要的是尽得半岛之地,将大汉故土尽还于朝,故现在并非最佳举兵之机!”
“我大唐出兵之时,当在百济与折畔将要鲸吞新罗之际,新罗之力消耗殆尽,而百济、折畔之军力已乏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