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处弼没有点头也没有反对,等李二陛下把名字取出来再说,要是取得不好,他再反驳也是不迟。
李二陛下给孩子的取名为程伯献,这是一个有深意的名字。
《说文》记载,“伯,长也”,程处弼用脚趾头都知道李二陛下这是在向他申明他的外孙,是他程处弼长子,而且是嫡长子的身份。
同时,‘伯’的‘长’的意思,也代表着最大,排行第一,这或许也象征着在这么多的外孙之中,他李二陛下对程伯献的宠爱也会是最高的,最好的。
《礼记·王制》:“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伯还有地方长官的用意,以及处于爵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三等。
献,取文献之意,取自《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这里的文献中的‘献’,可不是我们现代的第四声,而是第二声的音,通‘贤’。
文献,文贤,指的是博学多识的人。
《仪礼》:“荐晡醢,三献”,同时献又有宗庙献祭之意,象征着国家之严肃。
取名为程伯献,这是李二陛下对这嫡亲外孙在未来无论是地位、学识上都给予了极高的期望。
对于这么个寓意深刻的名字,程处弼也没有什么好拒绝的,也就顺着李二陛下定下来了。
取了名字之后,李二陛下这才心满意足地滚回皇宫去了。
当夜,程处弼就在李丽质的闺房里过夜的,可别想歪,很纯洁的过夜的,常情的陪伴,多多体贴和照顾好为自己生下儿子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