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弥补毫不知情的温氏,王氏借着温氏来做工的机会留她在家吃了几回午饭,不住往她碗里塞肉,想给她加点营养。可惜,这一招也没能用多几次,魏小河兄弟就跟闻到肉味的苍蝇一样扑过来蹭饭,熟稔姿态跟他们的爹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温氏不好让王氏难做,再也不敢留在东边吃饭,李絮只能见缝插针地用试做新菜等借口给温氏投喂几口肉菜。带是不敢给她带回去的,拿回家温氏只会一口都落不着。
带着李絮过去赴袁太太寿宴时,王氏还在骡车上感慨,说是不知道该怎么帮温氏,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李絮对这种面团似的人也没法子,只能缄默不语。
今天是袁太太三十五岁整寿,请了不少亲朋好友过来吃酒,家里极热闹,门口往来的车辆几乎将整条道都给堵了。大多是牛车骡车驴车,马车很少。
像王氏她们这样用骡子拉的板车不是没有,但占比较小,其他人的车基本都加了顶,不仅坐着舒坦,乍一看也十分体面。当然,也有些人没车,直接挎着篮子走过来的,不过这些人大多住在袁家村,说起来也不算丢面子。
王氏有点不自在,李絮看在眼里就小声安慰她:“舅母,回头咱们也让虎子打个厢盖,需要的时候扣上挡风,不需要就卸下来,多方便啊。”
王氏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狐疑道:“哪有能拆的车厢?你怕不是在发梦话?咦,莫非你是在——”说到一半,戛然而止,只冲她眨眨眼示意。
李絮心说,这算什么,后世的小皮卡、火车车厢了解一下。
“可以是可以,不过得做得很精细才行。效果嘛,肯定赶不上人家这种青皮大马车了,不过对咱们来说,实用就成。最近咱家忙得团团转,我也就没顾得上这茬。回头我琢磨琢磨,画个图纸,保准表弟一看就能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