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看到魏渠时,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笑得眉眼弯弯,听说他们三人都要去嵩阳书院应考,还格外真诚地祝他们马到功成、旗开得胜,比她眼高于顶的哥哥体贴百倍。
不过,以李絮的眼光来看,小姑娘年纪不大,应该还不算是情窦初开,大抵还处于喜欢好看的人和事物的阶段,纯粹只是被魏渠的“美色”所吸引,略微示好罢了。
所以,跟小姑娘的纯粹比起来,魏渠的频频走神就让她格外看不惯,更看不惯的还是剧情大神。
人家姑娘还这么小,拉进度条也不是这么个拉法呀!这不是养成,是犯罪!
正腹诽着,魏渠突然轻声问她:“我哪里得罪你了么?”
她一愣,心虚退后两步,跟贺谚魏鲤拉开距离,才小声反驳:“你在说什么胡话?”
“哦,既然没有,那你干嘛总冲我翻白眼?”
李絮:……万万没想到,人家就是走神放空也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她干干一笑,随口编个理由企图含混过关。
“咳,可能是没睡好的缘故,眼睛有点不舒服。表哥,一路小心,考试顺利哈~过几天,我就陪舅舅和阿鲤去看你,再给你带点特产,听说宜兴的板鸭特别好吃……”
驿站外突然嘈杂起来,马蹄声骤然停下,袁家商队来了。
众人走出大堂迎上去,来人翻身下马,寒暄过后便启程,袁峰带队往东城门而去,袁老爷这一队则走的南城门。
驿站在城西,两队人马走到正街中央地带才正式分道扬镳,差不多就是昨晚吃饭那间酒楼附近分手。
该说的叙别之语都已说完,该叮嘱的也叮嘱过了,魏广仁纵是再放心不下,也不能表现出来,只抱着魏鲤,肃容冲魏渠那边点点头。
李絮没看那边,却扭头看了身后的面馆好几眼。
分明是朴实无华的小小面馆,却因成了那两人的初见地而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仿佛笼上了一层粉红光芒,看着怪怪的。但很快,这种古怪感就被压了下去,李絮注意力落到了经营面馆的那对母女身上。
身形圆润的中年妇人在店里快速穿梭,给食客们端上热腾腾的汤面。汤锅前站着的主厨却是个梳着麻花辫的蓝衣姑娘,看上去应该十七八岁的模样,捞面装盘的手法纯熟。
店堂里只有六七张桌子,却几乎都挤满了人,没有多少说话声,每个食客都在埋头吃面,神情似乎颇为满足。
看起来,这家面馆的味道确实不错,怪不得出身高贵的梅家两兄妹也能纡尊降贵来这里用膳。可惜离驿站有点远,没机会吃个早饭再走。
视线从刻着李记面馆四个大字的招牌上收回,李絮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哦,原来这间面馆的老板还是她的本家,真是难得的缘分。
回程时经过密县,一定要来吃碗她家的招牌面,说不定能偷师,也算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