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按计划兵分几路,袁老爷带几个人去找当铺,李絮三人带着两个镖师去银楼,再两个老成的去县衙报案,剩下的就拿着李絮昨天临摹出的几张贼子画像在街上转悠。
因要在天黑前赶到计划中的驿馆过夜,众人以半个时辰为限,无论找到或没找到,都得在原地集中,奔赴杨湾镇继续找。
约定的时间很快到了,各路人手陆续归来,然而都没能找到半点线索。
唯一算得上好的进展是,县衙接了案子,留下了画像,表示会跟进,如果抓到画中人会通知他们。
众人有点失望,重整旗鼓赶往杨湾镇。
这镇子比松山县小了数倍不止,都不必仔细打听当铺、银楼在哪条街,因为全镇就一条正街贯穿,再没别的地方,只需要从头走到尾即可。
这下找起来更快了,也不必兵分几路,直接一路问过去,见到当铺银楼的字样就停下进去问问。
镇上只有一间当铺,这里依旧是没有,只能把希望放在最后的银楼上。
结果,从街头走到街尾都没看到一家银楼,只有个老银匠自己开了间银铺帮人打首饰。
李絮拿着自己描摹的长命锁图样进去问老银匠,后者眯起眼睛看过,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这东西,我是见过。不过,现在已经没了,拿来的人让我打成耳环了。你们找这个,是为着什么缘故?”他问得有些忐忑,一边问一边打量店里店外挤着的这一大帮人,尤其是那几个身材魁梧、面庞微黑的镖师。
魏广仁当即沉下脸,简单解释过后,老银匠恍然大悟,看向李絮的眼神就有些同情。
“啧!我就知道那小子有鬼!他平时就游手好闲的,也没听说他最近找到什么新差事,那天却突然来打首饰!敢情是偷了你们的东西,还是这种遗物!唉,早知道……”
有老银匠帮忙,那贼子的身份很快浮出水面,原来是离镇上不远某村子的一个二赖子。
有了姓名地址,找起人来就轻松多了。最后,只花了一个时辰不到就把整件事搞定。
袁老爷带队杀过去,笑呵呵先礼后兵,请里正和那村子的村长出面,把这贼子狠狠揍了一顿,从他家里搜刮出前些天被他顺走的部分银子,还有那对新打的耳环。
那二赖子被打得鼻青脸肿,很是狼狈,看得被偷钱的镖师们心中大感快意。
其实他们损失得不算很多,经常出远门的人都有自己的保命保财手段,就像李絮在棉袄和鞋底藏银票那样。袁老爷也很大方,主动把被二赖子花掉的那部分给镖师们补上,毕竟他们那趟去嵩阳也是为了帮他求助,这损失自然不能让他们自己承担。
但钱能补上,完全换了个模样的“长命锁”却补不回来了。
袁老爷心存愧疚,表示自家有个银楼养了些巧手工匠,回头让手最巧那个给李絮重新打个一模一样的长命锁,并暗暗决定要多用点银子,打个死沉死沉的送出去。
李絮失笑摆手,她这么大个人了收个长命锁做什么,又没孩子给她生。
“算啦,反正也只是个念想,没了就没了。天意如此,我爹娘肯定也不会怪谁。舅舅,你说这耳环我回去之后重新打个簪子好不好?”
魏广仁叹口气:“自然可以,你高兴就好。”
袁老爷:“打!回去我就让人帮你打,保证给你打得漂漂亮亮,就打最流行的款式~”
李絮笑眯眯应下。
漂亮的银簪当然比半片只能看不能戴的长命锁好,实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