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之后紧接着就是殷承玉的诞辰,因时间太紧,准备得也十分仓促,大体都是参照先帝的万寿节操办。
殷承玉看完单子,提笔划去几项,道:“既是万寿节,当与民同乐。这些不必要的花销都免了,省下来的银钱都送到城中的善济堂去。”
郑多宝接过单子,躬身应下。
倒是殷承玉忽然想起薛恕的生辰与他只隔着一个月。
他思索片刻,又提笔写了几样东西,叫郑多宝去置办。
*
薛恕在诏狱待了大半日,直到亥时末才回了宫。
他袖中揣着邵添招认画押的供状,心情颇好地去了养心殿。
这个时辰若是不忙,殷承玉差不多已经要歇息了,他便径直去了寝殿。
郑多宝不在,无人知晓白日里殷承玉的吩咐。伺候的宫人瞧见他进来,也无人阻拦,只低声说了一句“陛下准备歇了”,便让开了路。
内殿里,殷承玉已经沐浴过,换了宽松寝衣正倚在罗汉榻上翻书。听见声音抬眸瞧去,就见薛恕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他倒是毫不意外,只挑起眉道懒洋洋道:“无召擅闯,该当何罪?”
“臣有事要奏。”薛恕走近,将袖中的供状拿出来呈给他:“邵添已认罪了。”
“竟这么快?”说起正事来,殷承玉立即便转移了注意力。他坐直身体,细细看着邵添的供状,供状对科举舞弊以及栽赃嫁祸谢文道之事供认不讳。
虽说证据确凿,邵添又下了诏狱,认罪是迟早的事。但殷承玉也未曾想过他这么快就肯认了。
倒是省下了扯皮拉锯的功夫。
倒了一个邵添,其他邵氏朋党也可以着手清理了。
殷承玉将供状递给薛恕,道:“你先去给谢蕴川透些口风。”说完见薛恕皱眉,又怕他未曾想到这一层,提点道:“以谢蕴川的能力,这首辅的位置迟早是他的。现下你卖个人情给他,缓和一下关系,有利无害。”
虽然薛恕不许他再去想“万一”,但该铺的路还是得铺。
薛恕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先前孙淼案里臣出手救了谢蕴川一次,后头又提点过他几回,如今他已恨不得将臣当做大恩人了,不必再刻意卖人情。”
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个回答,殷承玉神色一顿,意味不明地瞧着他:“哦?朕竟不知道你们竟已如此要好,倒是朕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