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呆就是一个下午,待到心腹领命离开,御史大夫将沈杨的信放在烛火上点燃,里面的墨迹随着燃烧蜷缩。
信件烧完,御史大夫背手在书房内不停踱步,又唤人来询问彬王府内王妃的近况,得知沈杨明日就要进宫面见太后,对太后不待见沈杨的情况御史大夫心知肚明,御史大夫背手走了几步,停下来对下人说道:
“让荣平过来。”
荣平是御使大夫的老来子,他有一个姐姐,正是十三皇子祁襄的母妃:淑贤皇贵妃,本人虽颇具才情,可御史大夫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进朝堂。
一是担心孩子年幼,二是怕引起皇帝和太后对自己的警惕。
此时已经天黑,荣平已经歇下,听到下人通报父亲找他,匆匆披了件外衣便赶了过去,到的时候看见父亲背手而立,满腹心思,烛光下花白的头发尤为醒目。
“父亲,深夜了,怎么还不歇息?”
御史大夫转过身,看了眼自己年幼的孩子,又想起如今彬王妃的年纪恐怕比自己儿子差不多,一时间眼神有些复杂。
“明日清晨早早进宫去见见你姐姐,告诉她,多往永宁宫走走。”
永宁宫正是太后所在的宫殿。
“是,儿子明白,夜深露浓,还望父亲早些歇息。”
‘吱呀’一声,是门合上的声音。
屋内的烛光还亮着,沈杨坐在椅子上看岚夕缝补一件有些开线的衣裳。
刚回到王府,岚夕还不太适应,那个过继来的女儿被如弦带走安置,岚夕也能和沈杨好好叙叙旧。
几个月不见,岚夕明显感觉到少爷对自己的态度从先前有隔阂的疏离到如今亲近,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少爷现在的状况像极了曾经病重的赵姨娘,令岚夕分外忧心。
可岚夕知道少爷不会告诉自己,也就只好把担心压在心底,宣泄在行动上,才有了夜里缝补衣物,本来只是一些线头冒了出来,岚夕却拆开一部分摸清线路缝补。
暖黄色的烛光在威风中摇曳,沈杨看着岚夕认真的模样,眼神有些恍惚。
岚夕抬头瞧见,知道少爷是想赵姨娘了,一边缝一边说道:
“奴婢听闻大少爷回京了,小时候,大少爷是在沈府里最护着少爷的,有大少爷在,少爷就不用怕沈府的人。”
她不知道前几日沈杨回了沈府后就被气病,只是欣慰终于有人能够护着少爷。
沈杨笑了一下,“即便没有大哥,沈府也不敢对我如何。”
“是啊,少爷现在可是彬王妃,以后也会顺遂平安。”岚夕缝好衣裳,话中意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