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也不关我的事,四妹妹,这些事情我也是胡乱听说,一知半解的,反正我半点不想和北鹘人拉上任何关系,四妹妹若是有什么想问的,就去问二姐姐吧,她懂得比我们都多,你问她肯定能得到更多的消息。”
说完就闭了眼假寐,再不肯出声。
明瑗心中惊疑不定,只来来回回盘算着明珞话中的意思,倒是忽略了明珞态度不好的事。她思来想去,突然想到,若是肃王真的要娶那北鹘公主为正妃,那姑母和祖母八成是不会将明珞嫁去为侧妃的,一来名声上不好听,二来她们向来偏疼明珞。那么自己就未尝没有机会,难怪,难怪今日姑母和祖母也让自己好好打扮了去宫中......
北鹘和他们大魏有血海深仇,和谈不过几年又总会再起冲突,几十年来都是如此,那个公主若是为正妃,也不过只是个摆设而已。
明瑗心中来回盘旋着这事,真是一时喜,一时忧,哪里还顾得上理会明珞。
之后一路上两人都各自想着心事,再无人出声。
慈寿宫。
明珞三姐妹到了太后的慈寿宫之时,太后犹在前殿和庆安帝还有肃王议着事,领着三姐妹的掌事嬷嬷便直接领着三人穿过了园子里从后门入了后阁,在那里三人还能隐约听到前殿众人的说话声,说的正是和北鹘和谈一事。
其实和北鹘和谈一事本是前朝之事,奈何和谈之中却牵扯到了一些后宫之事,例如北鹘上了书,请求互结姻亲一事,肃王刚理朝政,这种事情他并不愿沾手,太后说要寻了他商议,那便商议好了。
在辅政大臣车禄和大将军周昌里应外合,叛乱谋反之前,朝廷朝政大事是由车禄和明太后共同把持着,明太后倒是没有垂帘听政,但辅政大臣和内阁批复的奏折却全部要经过她的手才能发出,每隔一旬她还会在临西殿召见几位大臣,听他们汇报朝中要事。
这也是车禄还有内阁和明太后多年较量达成的一个平衡。
及至肃王率兵平定了叛乱之后,又血洗了一番朝堂,现如今朝堂上基本上是肃王说了算,但肃王也没封自己做什么辅政王,摄政王,而是直接提出遵照先帝的旨意,让已经年满十五岁的庆安帝亲政,此举赢得了宗室一致的好评,原先还担心肃王此番归来权势过大的一些宗亲们总算都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