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皇子的教育是极严格的。六岁开始进上书房读书,读书时间为“卯入申出”,每天十个小时。除端阳、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自寿(自己的生日)这几天放假,除夕都得照常去读书。
学习的内容包括满、蒙、汉等语言文字以及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每天下午放学后,吃过晚饭,还得学习骑射。
可以说,从皇子中随便找出一个,也不是自己能比的。在某些方面,自己可以藏拙,可以不骑马,不射箭,不说满蒙语言,但总不能不写字吧,大臣们的奏折总还是要朱批的。
乾隆翻了个身,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接着往下想。
先要站稳了脚跟,杜绝了穿帮的风险,才好按自己的想法去治国理政,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网罗能够为自己所用的人才了。
当然,这不能操之过急。虽然自己贵为皇帝,但有国体,有祖制,有圣训,有运转了一百多年的官僚系统。
更有数量庞大的皇室宗亲,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他们的同宗同族,门下包衣,不知有多少人进入了六部九卿,八旗绿营担将了官员将佐。
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自己,暗中风传雍正得位不正,那就意味着乾隆是一个不正的延续。
康熙朝的废太子胤礽,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十四阿哥允禵,虽然他们有的死了,有的老了,但是他们的后人还在,而且人数更多。
这些人巴不得自己做出有违祖制,悖逆家法,人神共愤的事情来。他们勾连起来,逼宫篡位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个闪失,万劫不复啊!到那时,别说宏图伟业付之东流,恐怕想保全小命也是万难。
就这样在榻上翻来覆去的想着,一直到窗外微微有些发白,才困极而眠。
乾隆睡得正香,就被一个小太监碎嘴婆一样,一遍又一遍的叫醒了,乾隆恨不能爬起来,一脚踢死这狗东西。
可是他不能,他知道,早上五点起床,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就是皇上也必须遵守。
小太监再叫几遍,如果自己还不起来,那他就该背祖训了: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勤政爱民,不可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