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什么要请她来?因为你们方才说的这事,论起来愉贵妃也有功劳,现在大功告成了,自然不能埋没了她,让她也来一起高兴一下。”
“其实,早在乾隆三年年底,陈宏谋自英吉利国运回来的第一批货物里面,就有该国人刚刚研制出来不久的飞梭。”
“飞梭固然能大大增加织布的速度,可是当时现有的纺纱速度根本无法与之匹配。”
“当时朕就想命学部和工部着手研制这新式纺纱机,是愉贵妃给朕提了个醒,她说研制纺纱机可以,但不能把目标定在手动上。”
“若是那样,即使造出来了这种机器,产量提高也是有限,还要空耗学部、工部许多精力。”
“不如一面全力攻克蒸汽机,一面研制与之匹配的纺纱机、织布机,然后再组合起来,可一举成功。”
“朕听了她的话,众臣工上下同心,埋头苦干了近两载,终于功成了,朕与你们一样高兴!”
“皇上,”陈世倌道:“还有一事,臣请皇上留意,这种纺织机器大量应用以后,对棉花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
“朝廷应未雨绸缪,预先筹划增加棉花种植亩数,不然纵使机器再好,也难为无米之炊。”
“你说得极是,”乾隆道:“说到这里,正对上了朕这几日思量的一桩事情。”
“民以食为天,想我泱泱大国,有亿兆黎民要吃粮食,却没有一个国家部堂专管农事,一直由户部兼管着。”
“这样尽管方便了征收赋税,但于农事上他们毕竟是外行,此非长久之计,朕老早就思量着要设一个农部,专一掌管农事和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