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从大唐重新开始> 第31章 抄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抄诗(1 / 2)

“我……”刘峰心里撇撇嘴,“这叫个什么事啊。都怪语文老师,说什么背书要被全,好了,现在好了,本来一首就能解决的事,现在又要多好几首。这让人家李白怎么办?人家还怎么写诗。唉~”

刘峰无奈:“小子还有几首诗,也叫《月下独酌》,是故这首诗是《月下独酌?其一》”

“哦!那也请快快写出来。”老李有点惊讶道。

刘峰只好提笔书写,有句话说的好啊——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掩盖。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这三首诗有些地方可能不是太合时宜,但是也没办法,刘峰想改又觉得没必要,毕竟也没说是什么时候作的,只能原文默写下来。

洋洋洒洒写完了这三首,老李和老杜两人已经惊讶的合不拢嘴。

过了片刻两人想视一笑,心中对刘峰更加怀疑了,这几首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没有点人生阅历和经验是写不出来的。而刘峰才十五六岁的样子,哪来的阅历和经验。

这让两人严重怀疑刘峰在欺骗他们,这几首诗都不是刘峰所做,只不过是这个刘峰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找那个叫李白的人代写的。

想到这,两人一脸愤懑就要发作出来,但是还是忍住了,毕竟身在高位怎么会没有一点城府。自然也就不会轻易动怒,何况还是对刚认识不太了解的人,没有必要。

但是两人却都这个“李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谁叫刘峰要不就不署名,要署名也只署名李白,当然也只是在李白的诗上署名李白。

作为一个现代有志青年,自然对古人抱有尊敬,就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事情,当然剽窃古人作品也是属实无奈。谁叫刘峰写不出来这么好的诗词呢。

“子义,当真有大才啊,不知写几首诗是何时所作?”老李进一步试探。

“这是前些日子有感而发罢了。”刘峰打着哈哈。

两人见刘峰不愿多说,也只好换个话题。

“子义你如此大才,为何不想着入朝为官,反而在这里经商呢?要知道朝廷有规定,商贾及其子女不得参加科举。”老杜问道。

“我自然知道朝廷的规定,但是我觉得经商更有前途。”刘峰笑着说道。

“哦!这又是为何?”老李来了兴趣。他发现刘峰的观点总是如此奇怪。与常人格格不入。

“士农户商自古都是这样排的,可是为什么要这样排,都是大唐的百姓为什么要分个三六九等。尤其是商人还被排在最后,没有商人的税赋这些人吃什么喝什么,被排在最后确实不公。”刘峰表达了一下自己观点。

“商人重利轻别离,又不事生产,自然排在最后。”老杜说道。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之所以会轻视商人。这主要是因为商人们都是以利益为中心的,所以就说他们是唯利是图的小人,还有就是古代的时候重视农业生产,付出劳动力的,对于古人来说,商人们通过做生意获取利益也是不劳而获。在古代的时候,商人的地位是和农民一样,都是最低的,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农民的地位呢,商人的后代被限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就不能入朝为官。

“既然对商人如此不屑,那为何各大家族包括那五姓七望都有不少族中子弟去经商?甚至垄断各行各业?”刘峰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