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古代圣贤系列> 第十二章 (上)千里下扬州 闭门操古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上)千里下扬州 闭门操古琴(2 / 2)

想想这弹也打了,雀也飞了,怎能不让杜牧黯然伤神呢?担忧弟弟病情,忧虑自己的前程。

看看他的《题扬州禅智寺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街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是啊,十里扬州灯红酒绿,歌吹袅袅;可是竹西路上的禅智寺内却是一片空寂凄清。

此时的关汉卿确真是与杜牧有些同命相怜了,他倒不是为自己的前程担忧,他现在想的是珠帘秀。

扬州的夜晚最俱诗情画意,夜空融融,圆月高悬,月光与湖水相溶,云影一抹与山影相连,画舫随波,歌吹不绝。

关汉卿仿佛看到了珠帘秀的身影,听到了她幽怨的箫声。

费君祥猜出了关汉卿的心事:“先生,如此月光夜色,划船去吧?”

“好,赏月听歌。”

租了画船,乘着月色到了二十四桥。

关汉卿想起了杜牧的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桥如玉带飘浮在湖光月色之中,关汉卿并无心赏景,他凝神在歌声与箫声中寻找,寻找那熟悉的声音。

一曲洞箫在缭绕的歌吹声中,具有强烈地穿透力,是《苏武牧羊》曲。这曲子游走在夜色与月光交溶的湖面上,撞击着知音者的心灵。

曲调幽婉而悲壮,苍凉而峻拔。是用心吹奏的而又让心来聆听的。

这如泣如诉的曲调,深深地打动了关汉卿,四周的歌声笛曲仿佛都已经杳无声息。

等箫声停下好久,关汉卿才说:“把画舫靠过去看看,这支曲子是北方人吹奏的。”

“先生,何以见的是北方人吹奏的?”费君祥问。

“此人心胸旷达,不屈不挠。”

“是的,先生说的对,一般人都在强调苏武的悲伤与愁怨;其实忠贞与顽强不屈才是苏武的性格。”

见有画舫靠过去,对方却要悄然离开。

“喂,刚才的一曲《苏武牧羊》真是美妙绝伦,能否再演奏一曲让我们一饱耳福?”费君祥向对方喊道。

“对不起,客官,我们不是卖唱的,我们是一般的游船。”是一个少女的声音。

“听口音,姑娘是北方人,我们是从大都来的,讨个近乎的话也算是老乡了。”费君祥说。

“北方人多着呢,我们与客官不曾相识,还是两便了吧。”姑娘拒绝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呢?身在异乡,有缘相逢,一同品箫赏月岂不美哉!”关汉卿向对方喊道。

船停住了,姑娘没有回话。关汉卿的画舫划过去,两船靠近了些。

姑娘问:“客官看样子也精通音乐了,既然是从大都来的那一定喜欢杂剧了?”

“哈哈,姑娘要说杂剧您可真是找对人了,当今杂剧界的领袖就在你眼前。”费君祥说。

“你的话可当真?”姑娘问。

“这岂能有假!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杂剧班头,关汉卿就在我的身边。”

“先生,您真的在吗?我是赛帘秀啊!”赛帘秀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

“啊?是你,姑娘,我是关汉卿啊!”关汉卿同样激动不已。

“快,靠过去!”关汉卿急切地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