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按照日程安排,方唐镜在处理完这边的“商界恳谈会”后,还需要到“士绅慈善会”那边去露个脸的。
但是方唐镜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决定不要参与进去算了。
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因为自己这边已经筹措到了超出预期三四倍之多的钱粮,没必要再去在乡绅那边劫富济贫,还是再养肥点再说,万一以后还有什么要大宗用银子的时候再下刀不迟。
二是他那退婚的前泰山刘员外也在此次邀请的士绅之列,方唐镜实在不想再与刘家有什么瓜葛,见面了就只能是你尴我尬的局面。
三是意图招他为上门女婿的张大善人更是不可能缺席这样的场合,见到张大善人,方唐镜会更尴尬,老族长还没有把自己的意思回复张大善人,自己就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最重要的是前泰山刘员外也好,想成为自己泰山的张大善人也好,都不知道自己现在就是县尊大老爹的师爷,一旦见了面,指不定两人会有什么想法,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来。
所以,能不见还是不要见了吧。
……堂内杯觥交错,酒过三巡之后,方唐镜便让王捕头请了六房书办过来作陪,之后自己就找个借口推脱了出去。
此时刚过未时,申时才到,既然是诸般俗事已了,那么便可以计划个人的事情了。
最紧要的事,就是重新拾起书本开始复习了。
没错,是复习,要把原身体主人的凌乱的记忆碎片理顺。
方唐镜上一世虽是明史博士,可对于八股文却也只是处于知道大概的范畴,真要自己写一篇出来,立时便要抓瞎。
而八股文章最讲功底和水磨功夫,后世有人总结道:
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可是,八股文想要做得好,也是相当艰难,现实是,不知多少人皓首穷经到老也不得其门而入,被逼得疯疯癫癫,于是便又有人总结:学八股,不是发达就是发癫。
来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样的歌,方唐镜对八股文还是有着相当的敬畏的。
虽是对自已本身学问有信心,可是论起专业对口,自己在八股文方面,是绝对不及前身那位货真价实的“松江府第一秀才”的。
然而他穿越过来之后,家里差不多已经被败得精光,不要说什么教辅资料,就是四书五经,程朱集注这样的必备教材也是欠奉,便是文房四宝也无啊!
所以现在手里有了些许闲钱,又偷得浮生半日闲,打定主意走一趟书店,把该买的书全搬了回家,一点点的复习,总能把前身的记忆挖掘出来。
方唐镜有一点好,不论前世还是今生,本质上都是手不释卷的爱书之人。就算是上一世,互联网大行其道,方唐镜也坚持买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