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齐声惊叹,赞美声不绝于耳。
“过誉了,一时偶感之作,不敢当诸位前辈谬赞。”方唐镜谦虚道。
“方师兄大才,小弟们佩服,第一秀才之名,实至名归,实至名归。”
由不得众人不服,这两首诗一出,方唐镜的大名必定风行江南。
这是必须的啊,事实上,方唐镜这两首劝学诗均取自后世流传天下的劝学诗。
前一首乃是清朝时萧抡渭所作劝学诗,后一首是民国时期的熊伯伊所作。
都是劝学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后世学训中的经典。
别的不敢说,各个学堂是必定要将这两首劝学诗奉为圭臬的。
方唐镜一谦虚,众人自然就更是感叹不已:
“瞧瞧人家,年纪轻轻就多懂得做人啊,虚怀若谷。”
“不象个别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醋晃荡。”
“就是啊,有些人,做得两句打油诗就上头得不得,还第一个拿出来显摆,生怕不够丢脸似的。”
“我……去!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松江府第一才子就是第一才子,那李什么俊,给方公子提鞋都不配啊!”
李才俊听着这些话,实在恨不得自己此时就是个老鼠,找个地缝钻进去!
其实李才俊的诗并没有如此不堪,只是人人都喜欢捧高踩低,哪管你是不是玻璃心?
李才俊只觉得一阵阵强烈的眩晕,别人后面说什么他完全听不到,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
方唐镜最后竟然写的也是一首“春季读书歌”,这让自己的“春季读书”情何以堪?
这厮是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
可就算明知道是故意的又能如何?他李才俊难道还能写出两首劝学诗压过方唐镜?
“此子的学问竟到了如此地步,可见其八股文章必定已经更上层楼,了不得。”老夫子挼须而叹。
“江山代有人才出,这大明,终究是要靠这样的年轻人啊!”周县尊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老夫子身边,深有感触。
“此二诗,当为学训!”
论起学问,周县尊同进士出身,自然也是不低的。
两人都知道,由浅入深难,由深入浅更难。
方唐镜这两首诗看起来简单,实则已接近大道至简的境界,两人这才感慨良多。
“春季读书歌,那岂不是说还有夏季读书,秋季读书,冬季读书?方师兄怎么不写了?”
“这是方师兄做人谦虚之故,也是告诉我们过犹不及的道理啊!”
“是极是极,方师兄故意留有念想,是要勉励后辈青出于蓝,续上后面的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