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方唐镜,有冤情呈上,请三位大人明查,还学生一个公道!”
每个字都如同一道惊雷,振聋发聩!
《青天》起首第一句就是“学政衙门前,白绫三尺悬。”
这是一个单薄文人不惜以死相抗的决心!
“学政衙门”四个字,无疑提醒人们回想起方唐镜的境遇。
方唐镜可是曾经的“松江府第一秀才”。
一个读书人,被剥夺了功名,岂不是比杀了他还要难受百倍!生不如死啊!
这一点,普通百姓不能深切感受其中的痛楚,可但凡是读书人,没有不痛入骨髓的。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说是十年寒窗,可就算从五岁启蒙开始算,十年寒窗哪里就能出一个秀才,能出一个童生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要取秀才功名,排除一些怪胎,正常情况下,资质上佳的人,至少也要十五年苦功。
这还没有算上万马奔腾过独木桥的艰辛,说起来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啊!
好吧,方唐镜十六岁中府案首,就算他是怪胎中的一员,是十一年寒窗好了。
但这十一年寒窗里饱含了多少心酸血泪,又有多少不为外人知道的苦楚?
岂能一句十年寒窗就轻轻巧巧带过?
人生最好的年华都在读书中渡过,突然说废就废掉了,这跟逼人去死有什么区别?
难怪方唐镜开篇就说“学政衙门前,三尺白绫悬。”
你若不给我活路,便就是吊死在你学政衙门又何妨!
方唐镜后面紧接着就是“白纸黑字惊,诉求见青天。”
这剥夺功名的背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不然为何方唐镜要见青天?
不然他又为何敢在这万人瞩目的时候把冤情诉之于公堂,诉之于众人眼前。
这世间到底有没有青天?
且让人拭目以待。
如今万人瞩目,翘首以盼,直看得三位上官如座针毡!
准确的说,是李大宗师如坐针毡。
方唐镜的功名是他革除掉的,很明显,方唐镜此时就是冲着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