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成立花山运输队,向备倭卫水军购买折旧的四百料粮船五艘,共计向‘救灾扶贫基金会’低息借贷银子五千两.”
五千两!村民们顿时惊呼,这下算是人人负债了。
方家村约两多百户共七百多人,平均摊到每户身上能有二十两银子。
对于贫穷的村民来说,要一年半不吃不喝才能积攒到这笔数目的银子。
当真是一个相当触目惊心的数字。
顿时所有人的脸色都有些发白了。
实际上,这还是找了人情后的友情价,若是一艘崭新的四百料粮船,没有一千一二百两银子根本不可能。
不过纵然如此,已经让村民们心痛得直抽冷气,之前的欢乐气氛一扫而空,许多人开始大吃特吃,吃回一点算一点,不能太亏了,以后指不定要餐餐稀饭泡咸菜了。
还没完,老族长接着说:“用于修缮又借支了五百两。这一趟人吃马嚼的成本也花去了二百两,沿途关卡过路费缴纳了五百两,共计一千二百两。”
大伙的脸色已经惨白了,许多人拼命的借酒浇愁,但愿这是一场梦吧,醒了就好了。
大头的还在后面,老族长吐了点唾沫,翻开下一页说道:
“这次购粮共计一万两千五百石,全亏了县衙的文书,全部按照官价平购,一两银子两石半大米,共计花费银子五千两,自然,这部份银子也是向基金会借贷,无息的。”
完了,又一个五千两,总数是一万多少来着,天啊,这么多银子,怕不是要堆成银山了吧?怎的还?要还到猴年马月?有完没完?
无辜的村民这辈子见过的银子基本没有超过“十”这个单位的。
打打嘴炮也很少有用“百”这个单位衡量的。
此时陡然听到一个“万”为计量单位的数字碾压而来,顿感天旋地转。
悲伤简直要逆袭成河了。
女子们被纳鞋底的针扎到了手上也不觉得痛了,男子端着酒盅停在半空,嘴张得能塞下一头牛,却就是动弹不得,所有人都陷入了震惊呆滞当中。
太痛了,原本以为是一场从天而降的富贵,现在才知道背负的,好贵啊!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没见过世面的村民们的反应,听在诸乡绅耳里又是另一回事了。
怎能如此!这穷得狗都不多两只的方家村当真是走了大运也!
空手套白狼的气魄换了我也不稀奇,反正是稳赚的银子,谁不拼了命的去做?
一万多两银子说借就借,关键还都是低息,无息,基金会果然如同传言一般财大气粗。
这些乡绅虽说都是家资上万的人家,但都是以农为本,财产大多是土地,真要让他们拿上千两的现银,在座诸人怕是有一半一时半会都拿不出的。
因此对于方家村一下子就得到了一万多银子的贷款艳羡不已。
这等好事,怎的就轮不到自己呢?
“咳,咳……现在再来说说收益。”老族长胸有成竹,不紧不慢。
“一万二千五百石,基金会回购按本县平价,一两银子二石,扣除购粮的本金,这一趟得银一千两百五十两,扣除修缮银五百两,花销成本二百两,关卡费五百两,共计盈利五十两。”
“噗!”大多数村民都喷了。
大家虽然算数不好,不过再蠢也明白,一万多两银子的大生意,竟然才盈利五十两,还不如放到钱庄里,又或者放印子钱,怎么的也有几百两生息。
只有这些乡绅们才是真正的惊了,他们原以为这一趟运粮会亏的,从没想过还能盈利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