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弟弟妹妹一个十二,一个十三,都到了可以干活的年纪,可大老爷不让干活……”
众人听到这里,都有些不解,怎的就不让干活?
难道还让他们读书不成?
虽然说读书也不是不可以,可一般读书都要从五六岁的娃娃抓起。
十二三岁才开始读书,明显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年龄,还能有什么成就?
难道就为了他县太爷的面子,就强迫人读书?
不知道供养一个读书人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大的负担么,这么搞法,不是爱人,是害人。
“县老爷说了,县里设公学,咱们小区所有的适龄儿童必须读书,学费一律全免。
学费全部由‘救灾扶贫基金会’筹措。
咱们这批灾民子弟是头一批。
县太爷说了,读书不分先后,朝闻什么道,晚上那什么‘死可’的,记不住了。
反正是所有不满十六岁的都要读‘补习班’。
象我这样的,凡是没满三十的都要读‘扫盲班’。
也不求咱们能考上秀才举人,主要教识字和算数。
小师爷说了,能识字就能知道朝廷的法令,写写书信什么的不求人。
能算数,就不会被人骗,还可以算帐,测量,可有用处了。
学会了这两门手艺,在县里找个体面活计就容易了。
比如做个帐房先生,大伙计,仓库管事什么的都能让别人高看一等。
先说清楚,这‘扫盲班’我大柱可是报了名的。
晚上开课,免费的,不报白不报。
就是听说教书的先生挺凶,学不会,罚站,打手掌,老不客气了。
没办法,谁让这是小师爷订的规矩呢。
他还说什么‘学会数与法,走遍天下都不怕’。”
“小区”是个什么玩意,是指某一片区域吧?
如果每个小区都开设一个公学,这得开多少个公学?花费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