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倒好,估计皇帝是记住你的名字了,不过应该会归类到蠢货那一堆里去了。
就在这时,听到御座上的成化皇帝问道:
“关于奏折中所奏的乡贤祠与名宦祠合并事宜,众卿家可有话说?”
什么?
什么见鬼的乡贤祠与名宦祠合并事宜?
怎么好象自己漏过了什么?
众人抬头看向身周,所有人都是一副大眼瞪小眼的模样,没谁是认真听的。
就刚才那烦闷的一串串数字,谁耐烦去听。
当然,好多人已经回过神来……
不好,这江泉县令大奸若愚,硬是拿准了大家的心理,把私货夹带到了公文之中!
这是典型的作弊!
可难道还能让覃公公再读一遍?
清流们把目光都集中到了毛大人与张大人身上。
两人面面相窥,都是一副你上,老夫从精神上全力支持你的眼神。
最后两人齐齐摇摇头,反正是一件小事,犯不着自曝大家丑事。
自己之前没认真听,属于御前失仪。
事情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被值日御史在考簿里添上这么一笔似乎也不值当。
若是因为国家大事挨一顿批倒也没什么,可乡贤祠名宦祠算是屁大点事?
若是因为这事挨一顿批,完全不值当嘛!
乡贤祠和名宦祠合并而已,合并就合并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最敏锐的给事中言官一派因为犯迷糊被忽悠过了。
万大人一派更不用说。
人家给事中是假寐,好歹还要做个样子。
他们可是真敢闭目小睡,自然是由始至终都搞不清楚奏折里说了些什么。
当然,此时朝堂上不论清流浊流,大家心里都是同样的想法:
乡贤祠和名宦祠合并而已,合并就合并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在所有人的心中,已渐渐把周县令当成一个人物了。
一个小小知县,也有他不简单的一面。
方唐镜利用惯性思维这个盲点,打了所有人一个猝不及防。
不要小看乡贤祠和名宦祠合并这件小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
只要这件小事能够得到朝廷承认,以后的事情就一切顺理成章,理直气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