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则乱大谋。
师爷就是师爷,这份职业注定了是玩脑不玩力的。
刘师爷才一热血上头,马上就止住了自己的冲动。
不得不说,狱中那段坎坷的人生经历让他学会了很多,很多,尤其是忍……
如果不能忍,他光是活下来就很吃力了,他早就想通了这个道理,所以现在活得很好。
人可以冲动,但不能把自己的脑袋当成鸡蛋去碰石头。
刘师爷冷静了下来,大丈夫斗智不斗力,他并不是没有机会,而且机会很大!
因为他看出来了,这些人确实是官兵,而且是精兵,当然,只要是大明的兵就好。
“原来是王捕头,你可知道你此时的行为简直如同造反,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你当老子是吓大的!王巡检很是不屑。
王捕头是从来不和文人讲道理的,尤其是刘师爷这种半吊子流氓,半吊子自封的文人。
王捕头对付对手惯常的手段就是直接动手,先拿下再说,讲道理什么的是上面的问题。
不过当王捕头成为王巡检后就不同了,因为是官了啊!
巡检是官,九品武官也是官,是官就要讲官场规矩,讲究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而且做了官之后,他就需要独挡一面,不能再时时有人罩着,很多事需要dú • lì处理的。
这本是王巡检的弱项,好在他的引路人方唐镜是这方面的行家。
王巡检通过孜孜不倦的摹仿学习,总算是达到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境界。
此时对付刘师爷这种不入流的“师爷”,倒也不怵。
于是王巡检同样打起了官腔道:
“本官身为江泉巡检,行使巡察之职本就是朝廷体例,何来造反之说,倒是你姓刘的‘大不敬’案件仍在审理,竟敢内外勾结,私自越狱,今日撞到了本官的枪口之下,难逃森严王法,哈哈,哈哈。”
对于自己竟然能有理有据的说出这一番道理来,王巡检大是得意,忍不住哈哈大笑。
巡检?呵呵!刘师爷冷笑道:
“原来王捕头还不知道,昨夜周县令纵火焚烧罪证,已被巡按大人和锦衣卫大人拿下,押解入松江府听勘。
此时江泉县由吕县令署理,彭主簿协理。
吕县令已经为咱们这些,不愿与周鸿恩沆瀣一气同流合污而被诬陷入狱的,吏员及六房上下全部平反昭雪。
同时,对于以你王捕头为首的,一众周鸿恩爪牙全部革职查办,你和几名班头虽得到消息逃窜在外,却已是上了海捕文书。
你现在不过一区区逃犯,身死族灭不远,还敢私处聚众设卡,形成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