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学官当然是大怒,便要革其功名,考生苦苦哀求,提学官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便道:
“吾出一联,汝若有佳对便罢,否则休怪本官革你功名!”
遂出上联道:“《礼记》一经无母狗。”
那考生福至心灵,对曰:“《春秋》三传有公羊。”
提学官拍手叫绝,放过了这厮,后来才知,这货的本经是《春秋》,也算是偏科奇才了。
心情大好之下,下笔更是有如神助,夕阳刚刚偏西,已然作出四篇颇为满意的文章。
剩下的时间方唐镜并没有浪费,开始润色这两天所作的时文。
前面是要尽快在最好状态的情况下写出文章,现在就是精雕细琢,力求锦上添花。
错别字这些都不必说,主要是用典的准确与否,遣词造句是否流畅,文章结构是否合理,韵律是否抑扬顿挫,意义是否荡气回肠,种种技巧均可反复推敲。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增增减减,反反复复,一篇篇花团簇锦的文章便慢慢成形。
这一改便到了深夜,烧完了两根蜡烛之后,方唐镜才满意地罢手。
心满意足做了一顿宵夜犒劳自己,吃得浑身暖融融的,才裹好被子沉沉地睡去。
当然,他这种漏夜拼搏的精神并没有被人看好。
通常只有胸无点墨的家伙才会临时抱佛脚,早干嘛去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吧?
这当然引起了大家的鄙视。
尤其当方唐镜最后还弄出一顿香喷喷的宵夜的时候,周围的怨念更是无限放大。
先前以为这货是在搜肠刮肚写文章,起码还有自知之明,可以治疗一下。
没想到居然是在挖空心思弄吃的,完全是自暴自弃的节奏,已经没有抢救的必要了。
身病尚有药医,蠢病无药可治,绝症,无可救药也。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是日上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