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纸却没有好纸,当然这是与后世历代相比。
至于墨砚,貌似却是品质极高。
因为这种东西,并不像纸一样难造。
尤其是砚台,据说早在晋时就打造出比后世还精致的名品。
陆机和卫夫人一看只好纷纷坐到案几之前。
那时的案几不高不矮,人坐在前边,似乎像是半蹲着,就是膝盖直立,整个上身也是直立的。
这种姿势,其实极利于写作。
有人在旁边磨墨,有人铺纸。
陆机很快就想好了,于是临时起意,写了张衡的《西京赋》其中的一段话。
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
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
……
卫夫人一看他写来了,看了内容之后,心里不由地停滞了一下。
陆机写此字,用的是章草。
章草这种字体,在晋时已经兴起。
前边出现的索靖,据说是章草大家。
他的章草,自已称为“银钩虿尾”,蓍有《章草状》一书法感悟书籍。
他的书法,特色鲜明,浓浅得度,内涵朴实,转折似后世之章书,气势又是极其雄厚。
陆机采用章草,正是感悟于刚才的《急就草》,可是说他确实是临时起意。
卫夫人就不同了。
她被匆匆叫来,什么准备也没有,现在就临阵上场。
她有些难以适应,呆在那里看着陆机的字想了好久,这才眉头突然一转想到了什么,于是抓过笔来就在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操写起来。
如此而已。
过了一会。
陆机写完,卫夫人也写完了。
陆机的字多,用时自然多,但他写得早。
卫夫人不甘落后,她写得晚,便少写了一些字,于是用时二人几乎差不多。
司马衷看二人将笔放下,这才走过去看了起来。
呜呼!
幸哉!
他看后直呼妙哉。
法然等人看了也拍手叫好,并说二人的字不相上下。
陆机用的章草,是一种来源于隶书,但又经过当世之人改良多次的字体,而且已经有了今天草书的形式。
卫夫人却用的是楷体。
要知道当时之人写楷体,那还要推王羲之。
然王氏楷体,却出于卫氏,这也是不争的实事。
王羲之学自卫夫人,又学钟鹞,二者并蓄,后又自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