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崔纂到来之前,把目空一切的蔡攸都叮嘱了一番,让这个儿子好好的和崔纂结交,这种人不仅嘴皮子功夫厉害,也懂怎么干事,就看他的建言被宋哲宗赵煦看好,就说明了问题。
蔡攸现在还没考进士,其实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什么进士的材料,但有蔡京的关照,现在也进了裁造院做了一个监守,虽然刚刚入职,但在裁造院里作为一个职场小白,蔡攸还是比较谨慎和低调的,毕竟他现在不是进士出身,也没资格高调,这点蔡攸倒是很清楚。
崔纂以无名之徒,突然成为了从七品的枢密副承旨,这多少让年轻的蔡攸羡慕不已,而枢密副承旨本是一个正七品的官,但由于皇帝的恩赏给了崔纂,这说明什么?蔡攸想想也明白,这崔纂以后被提拔为正七品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的位置都是临时的,何况崔纂比他还小了两岁。
蔡攸对当官是充满了野心,当他爹蔡京跟他谈了崔纂的经历,就让他非常想结交这小子,而且蔡京也说了崔纂被钦定为自己的学生,这让蔡攸更是强烈的想见见这个比他年纪小,但前途无量的小子。
所以他听说蔡京请崔纂过府,他便跟着官家一起到了门前迎接,急不可待的想看看崔纂到底有什么三头六臂。
一见之下,蔡攸发现崔纂中等身材,长相倒是很文雅,一股浓浓的书生气,但说话倒是很客气,没有任何的高傲,这倒让蔡攸很满意。
进府的一路上,蔡攸不断的打听着崔纂的经历,特别是崔纂在辽国的时候,他经历过什么。
崔纂其实说的有点烦,但毕竟蔡攸是蔡京的大儿子,而且将来还当了宰相的人,所以他也不好不给面子,只好假装耐心的有问必答。
蔡攸问:“这辽国乃虎狼之国,贤弟与令尊能在辽国兢兢业业的为我大宋效力,真是为兄感佩。但不知这辽人真如传言的凶狠嗜杀吗?”
崔纂看着还是职场小白的蔡攸,笑道:“蔡兄,都是肉人,哪有什么凶狠嗜杀?你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辽人也怕死。”
蔡攸听完不由哈哈大笑,崔纂也配合的笑了起来。
“听我爹说《定辽建言策》是贤弟向官家的建言?”蔡攸像无意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