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后,太子大婚典礼如期开始。大婚典礼之隆重,丝毫不亚于三年前洪武帝的登基大典。洪武帝为此事特别让户部的杨思义准备了三万两银子作为典礼用度。洪武帝之所以这么大操大办,一来是因为他万分宠爱朱标。二来常碧兰之父常遇春是他的好兄弟。常遇春病逝了,洪武帝是常碧兰的长辈,既算是公家人,又算是娘家人。
大婚典礼结束,洪武帝在乾清宫摆下了酒宴招待文武官员。不知是不是洪武帝授意的,光禄寺竟将李善长和刘伯温二人安排到了一张酒案上。
李善长道:“伯温,参加今日酒宴的恐怕只有你我二人是草民。”
刘伯温道:“丞相忘了,您虽已卸任,却依旧是大明的韩国公啊,圣上还保留了您的太子少师衔。您可不是什么草民,而是勋贵。”
李善长摇头:“你还是叫我百室吧。呵,没有官职,没了权力,空有一个公爵的封号跟草民又有什么区别呢?”
刘伯温主动给李善长添了一杯酒:“百室兄,我常常在想咱们二人这么多年来争来斗去是为了什么呢?到头来还不是变成了你所说的草民?”
李善长叹了声:“唉,咱们二人就像一对虽不和睦却一起走夜路的人。一路上可能喊打喊杀,可在黑夜之中互相能给对方壮胆啊。我们既是敌人,也是朋友。”
刘伯温举起了酒杯:“既是敌人,也是朋友。呵,说得好啊,百室兄,请。”
李善长笑道:“伯温兄,请!”
坐在上首的洪武帝看到刘伯温跟李善长竟酒后失态,勾肩搭背起来。心中暗笑:这对冤家今日好的像一对兄弟似的。
想到此,洪武帝提议道:“诸位!李先生和刘先生即将启程回乡。朕提议在座的敬他们二位一杯!”
这场祝福新人的御宴,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才结束。
常歌已经回到了亲军都尉府。他找到了专管耳目的李千面。
常歌问:“李千户,派去濠州、青田盯梢李善长、刘伯温的耳目都选好了么?”
李千面答道:“常爷放心,已经选好了,全都是精明强干的人。今后他们会常驻濠州、青田两地。李善长、刘伯温回乡,总要修缮下府邸、招几个仆人。我跟他们说了,如果有机会最好能混进二人的府邸。”
常歌满意的点点头:“如此甚好。圣上对这两个人不太放心。咱们要格外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