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锦衣长歌> 第364章 四衙会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4章 四衙会审(2 / 4)

常歌狐疑的看了看贺升:“那些学子和官员是怎么知道诚意伯的事的?”

宋濂说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胡惟庸干了这么大一件坏事,天下人都有目共睹。”

常歌心道:得了吧我的宋先生。定然是您将这消息告诉了自己的门生故吏。

常歌来到亲军都尉府门前,安抚一众官员、学子:“诸位放心,若诚意伯真的是被人暗害的,我们亲军都尉府一定揪出凶手。还请你们先回去。”

领头的一名官员高呼道:“诚意伯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你们亲军都尉府不要包庇胡惟庸!”

常歌敷衍道:“好,好。我们不会包庇任何人。你们先回去吧。我们一定严查!”

一众学子、官员渐渐散去。宋濂走到常歌面前问:“你真的会去查么?”

常歌叹道:“抱歉宋先生,我刚才情急之下对你的门生故吏们撒了谎。我还是那句话,查这件事需要圣上的明旨。”

宋濂道:“那好!我这就去乾清宫请旨!”

华夏历史中存在着一股经久不衰、手眼通天的势力,这股势力名曰文士集团。文人们掌控着舆论,他们团结起来有时候连皇帝都不敢小觑。

刘伯温是文人的领袖。天下多少读书人仰慕他的诗文,视他为榜样?宋濂放出了话:诚意伯很可能是被右丞相胡惟庸暗害的。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文士集团。天下的文人都开始为刘伯温鸣不平。甚至有些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举人扬言,若朝廷不还诚意伯一个公道,下一届乡试、会试他们会联合罢考。

民意汹涌,洪武帝不得不重视起这件事。他在乾清宫内召见了常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