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莱粗鄙之人,寒门出身。以前只是在郡中做小吏而已。因为与州家争执,而有了一番名声,却又不得不避祸辽东。
张绣礼贤下士,可不是乱说的。而是真的了解他的人生始末。知道他为什么要去辽东避祸,又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太史慈如何不感动肺腑????
“真是学得文武艺,投身君侯门。有大司马如此赏识,我死而无憾了。”太史慈双眼微涩,胸中感怀。
“多谢明公牵挂,慈感恩不尽。”太史慈忍住酸涩,躬身行礼,拜谢道。
“不说这个。”张绣摆了摆手,随即笑着问道:“太史夫人,可在府门外?”
“正是。”太史慈应了一声。
“德珪,迎进来。我要拜会一番。”张秀抬起头,对蔡瑁笑着说道。
蔡瑁愕然,这也太过分了吧?刚才他见张绣与太史慈言谈举止,心中便已经觉得过了,还有点妒忌。
当初他投奔张绣的时候,可也没见张绣这么热情好吧。一个东莱粗鄙之人!!!
现在张绣还要拜会太史慈老母?????
但是蔡瑁很快反应过来,应了一声“诺”,便要起身离开。
“明公不可,以明公之尊,岂可拜会我母?”太史慈已经不是感动了,而是惶恐了。
“子义不要在意。我是极喜欢子义的,与子义你又是年纪相仿。古人有云,“升堂拜母”。我当拜会太史夫人,与子义做个兄弟。”张绣哈哈一笑,极不在意道。
“这!!!”太史慈已经惶恐不安了。但他见张绣颜色坦荡,语气真诚,却又不敢拒绝,当真是头晕目眩,不知所措了。
好家伙。太史慈也是敢顾盼射虎的男人,如今竟然招架不住。
不久后,年近四十的太史夫人被蔡瑁迎了进来,她虽说也是明理之人,但是遇到这种事情,却也是惶恐。
张绣在门前拜会了一番太史夫人,然后请了太史夫人上座,与她谈话。
张绣也确实是尊敬她的,历史上太史慈去救孔融,便是被太史夫人派遣去的。她说道:“你与孔北海(孔融)不曾相见,但自从你走后,抚恤过于故旧。今日孔北海被围,你应该去救他。”
太史慈在家住了三天,便去救孔融。待功成回到家中之后,太史夫人说道:“我喜你能报恩也。”
后世人们读到这段,都认为太史慈能如此忠义,乃是严母教导成才也。
与太史夫人谈过话之后,张绣便送走了太史慈、太史夫人去了一座宅子住下,地契、房契一并送上。
侍女都颇是年轻貌美之辈,仆役都是强壮精干,居处杂物,都非常富足。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
不过这种事情,张绣也不好出场了,乃是让蔡瑁去办的。待来到了这座宅子之后,太史夫人环顾了一眼四周,感慨了一声。
“传闻大司马礼贤下士,今日一见,当真是名副其实。”
说罢了,太史夫人将太史慈唤进了客厅内,摆着脸严肃说道:“慈儿,我们太史家只是东莱寒门而已。能得大司马如此看重,真是过了。如今天下扰攘,你当帮助大司马佐平天下,不可辜负大司马。”
“诺。”
太史慈本就对张绣极有感恩,闻言自然是轰然应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