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1 / 2)

大堂两冀各建有曹吏房,堂前建有戒石亭。

大堂正南是县衙大门,门上有谯楼。

东边建有土地祠,西边是监狱,大堂后有“退思亭”,再后为知县住宅。知县宅左边是县丞宅,右边是主薄宅、典吏宅等办公的地方,他们去的就是那里。

不过那里办事情的人挺多的,他们在旁边需要排队。

排队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脚步急匆匆,铁青趁着人多热闹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加上自己对古代的那点知识,也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县衙里的知县,正七品。

掌一县民政治理、决讼断狱、劝农赈贫、讨奸除猾、兴养立教等事。主要精力在刑名和钱谷两项。刑名即司法审判,一个案子从勘查检验到缉捕人犯、羁押禁监、审理宣判,知县都要亲力亲为。

还有收钱粮征商税也要知县亲自过问。

由于地方事务都由知县一手包办,知县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县百姓命运。

因此有人将知县称为“父母官”。

其次是县丞,正八品。

前朝的时候是主管文书、管仓储。

但是现在因为人少的关系,县丞就与主簿一起协助知县分掌一县粮马、征税、户籍、巡捕、盐业、水利等事项。

而如今国朝初立,各县还增添劝农县丞一员,主管农业畜牧,相当于是副县长了。

再有主簿,从九品。

宋以前是主管文书、簿籍和印鉴的官员,职责为记录门下众事,审核签发文书。

至如今为知县佐官,以掌管治安为主,相当于是县公安局局长的职位。

第三则是县学教谕,正八品。

虽非佐官,但地位较高,为县学长官,负责生员学习事务,县学训导为其佐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

剩下的就是典史,从九品。

也称县尉,管理全县治安和狱囚,负责缉捕盗贼。

典史虽品位较低,但在县丞、主簿不在时可代行他们职权。

相当于是刑警大队的大队长,很有权势的那种,而且手下有人!

第四个就是巡检,从九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