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妃生了一子封蜀中王,静妃生四子,正可谓一门荣华,高戚满座。后来宣门之变,端妃殉葬,蜀中王疯了,静妃的小儿子隆庆死了,祁凛州反的太突然,趁明择武率明家军精锐南下平匪之时猛虎出闸,与陈克也一道控制了皇宫,明择武回来的时候他的妹妹与外甥们已经一个接一个死去。
明择武在所有的争斗中即便努力使自己保持中立,却始终没有想到最后自己的亲人会自相残杀到如此地步,此后明择武与祁凛州和陈克也彻底决裂,却到底碍于静妃的恳求以及江山大局并没有做出祸乱朝纲的事,不久便传出了明择武郁郁而终的消息,明择武死后祁凛州本想借明择武的名义将明家军收编,却被明崇衍身边的副将谢重婉言拒绝,数十万士兵解甲归田就此淹没于芸芸人海之中。随之一并消失的还有明家军符。
岁月已久,明家军恍惚已经成为一个传说,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当年的明家军如何势如破竹,令外敌闻风丧胆。
温姝思索着明家军与隆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隐约有所预感。
隆庆大约不会回去种地了。
他心中放着重重心事,回到府中的时候已近天黑,正欲休憩之时窗柩边忽然传来轻响,温姝猛地披衣坐起到窗前细看,却并未见到人影,心道或许是他从顾翊手中抱来的白猫从墙上跳下来闹出的动静,便回到榻上重新闭上了眼睛。
室内幽香弥漫,榻上的少年俨然已经陷入沉睡的时候,半开的窗柩被人撑开,一道黑色的影子跃墙而入,长发高束,黑巾蒙面,身量十分劲瘦,约莫七尺有余,落脚似驾轻烟,能看出来有一身好功夫,来人吹熄了案前的红烛走到榻前,修长的手掀开了缀满珠玉的床帐。
第一百三十四章
温姝沉沉闭着双目,在睡梦中蜷缩着单薄的身子,青色的外裳叠置在枕边,像他的人一样一丝不苟。
来人的影子覆盖了上去,像一片阴翳的云。
温姝的梦中下起了大雨。
雨变成了雪,雪冻结成了冰。十八年所经所历终于在梦中汇聚为无垠的寒冬。
温姝的额头渐渐沁出了冷汗。
来人擦拭干净了他额头的汗珠,声音很低,却能听出来是低沉的男声,“瘦了不少。”
他不在的这段日子,这个孩子过得像苦修的僧侣。
跃窗而入的青年轻轻放下帘帐,在温姝的寝塌外翻找了起来。他找了很久,室内点的香气足够让温姝沉睡不醒。
翻找了半个时辰,青年无功而返,盯着塌上的温姝细目端详,似乎想到了什么,掀开锦被,衣带里露出了明黄的一角。
青年伸手一扯,明黄的软缎便落进了手心,还带着少年贴身的温度和气息。陈旧软缎密密麻麻的篆文下是红色的先帝玺印。
青年将诏书收入袖中,手指在那殷红的唇瓣上轻轻一碰,就像盖了一个章。
“他们欠你的,我替你讨回来。”
他最后还是松开了怀中的人,骨节分明的五指慢慢替温姝重新系住了他的亵衣。
青年翻出了窗柩,除了晃动的枝桠与簌簌落下的花瓣没有人能证明他曾经来过。
听说温府进了刺客,丢了东西。
丢了什么东西没有人知道,后来遍寻不到也就不了了之,也有些朝臣猥琐笑言“不知是否进了采花贼。”便有人跟着道,“那温大人生的如花似玉,也不知道这采花贼是男是女,丢的许是温大人的贞洁。”
正是朝会之际,众人红口白牙言语调笑,哪里有半分尊重之意,反倒是有几个正直的说了几句好话,却被排挤在了外头,而当故事的主角一身红袍出现在了眼前,却纷纷闭上了嘴巴,和气的仿佛与温姝似亲人手足。
第一百三十五章
温姝哪里不知道这些人口中的非议,丢了先帝遗诏一事他本已自责万分,后来冷静回想却是心跳如擂鼓。
当夜府中的迷香派人查过,并非寻常迷香。寻常迷香容易伤人身体,当夜府中用的迷香却是难得一味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奇香,用后有助眠的功效却不伤根本。有谁知道温姝身上带着先帝的遗诏?有谁肯为了温姝用这不伤根本的迷香?
也许是隆庆。
隆庆拿回诏书,到底在盘算着什么?
温姝全然无暇理会同僚背后的舌根,他心中因为隆庆未死而放下了大石。
让温姝没有想到的是温府进了贼人一事竟传到了陛下耳中,甚至朝会之后还来关心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