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个有不同答案的,是最后一道默写题。
这道题要求默写沈子的著作中,【时不堪误】后面的三句话。而沈子四本必考书中则有三处【时不堪误】!
“济源兄曾说,童考墨义过关虽然不难,但却很少有人能拿满卷,想必就是这种题在作怪!”
张哲在A4纸上将答案反复默写多次,直到过去五十分钟,现实世界对他的压迫有些无法忍受之后,他才回到了考场。
放下手中的稿纸,张哲开始先在稿纸把题目答案默写一遍,又检查了三次无误后,这才用楷体将答案抄到了正卷上。
抄完试卷,张哲松了一口气,抬头看看天色,也才早上八点多的样子。待试卷墨迹完全干透之后,他敲响桌板,引来两名书吏将试卷交了上去。
童考试卷向来不用弥封,两名书吏拿了张哲的试卷就往正堂走,其中一人低声问:“此人便是张信之吧?果然是第一个交卷的。”
另一个书吏小心的打开了张哲的试卷,一笔方正圆润的字体让人神思一震。
“好字!”他们两人看了一下署名,果然正是张信之。
韩教谕从两名书吏手中接过张哲的试卷时,脸色却有些不对。
“如此早就交卷?真真是年少轻狂,”韩教谕冷着脸叫过了一个书吏,“且去看看那张信之此时在干什么?不过是才学略好,便不知天高地厚了,竟敢浪费这大半日的时间。”
那书吏应命而去,韩教谕看着手中的试卷,叹了口气,压下了对张哲的隐隐不满,带着一丝遗憾和惋惜,打开了张哲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