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老道眼中微微一亮。
“施主好洒脱的性子,”他也坐到了张哲的身边,“施主分明一副道家自然心性,可却为何会写出如此崇佛的话本来?”
张哲一拍头,是了,原来是为了《西游释厄传》!
“话本而已,何须认真?”
清远老道却摇摇头:“施主虽然托词杜撰了傲来、大唐及四大列洲,但西去求取真经的饵料已经放出,世人入彀不过是迟早之事。施主为释家开一大世,尽在这本《西游释厄传》矣。”
“老道士想多了,且看开些,今日都不知过不过得去,还想那么多作甚?”
“呵呵,”清远老道冷笑一声,“释家遇刀斧临身,只当前世之孽,说什么以大勇大智慧,肉身相向。老道清修半生,早已看穿,这些迂腐之言不过是无能之吠耳!若是山下人攻杀上来,本观弟子有一个束手就戮的,某就算到了地下也要将其革出门墙。刀斧既来,某亦当往!磕掉他一颗牙,也是老道的修行到位了。”
“嘿嘿,正要与道长商量此事!”
清远老道疑惑的看了一眼不过十八岁的张哲,心中虽然不信,但看在他们夫妇冒险来“报信”的份上,还是客气的回了一句。
“施主,但说无妨。”
张哲瘪瘪嘴,什么“但说无妨”?不就是“你只管说,听不听在我”的意思么。
“某上中下三策,可退此厄,不知道长想听哪一个呢?”把《三国演义》看了不下七八遍的张哲,张口就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上中下三策”。
清远一怔,很快就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施主且去了这上下两策,单说这中策如何就是了。”
张哲楞了:老道你不按套路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