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
赵启被长信宫的老嬷嬷唤醒,他昨夜听着太后和丞相及御史大夫议事,渐渐便困了起来,不得不承认自己灵魂年龄虽然远超身体,但疲惫并不会因为灵魂而变得更加强大。
睁眼没有看到可亲的玉儿,他顿时觉得不适应,想换个年轻的侍女,但在太后的嘱咐之下,他不得不接受老嬷嬷在自己身体上上下其手。
天子十二旒,冕服的穿戴颇为复杂,若是令他自己来也无法操作。
袁太后居于长乐宫下长信宫,而小皇帝的生母闵太后住在永寿殿,他想着今日大朝会将有一场好戏上演,一扫困倦的身体。
朝会所在未央宫正殿,随着三声厚重延绵的钟声从宫城的角楼上响起,
由谒者掌礼,百官依次进入殿门,功臣、列侯、将军在西列队,向东而立,而文官则自丞相以下在东列队,向西而立。
至此,诸多官员也发现了西列之首空了出来,骠骑将军方正南也没有站上去填补。
此刻,皇帝才乘辇离开长信宫,在他的最前方则是袁太后,紧接着是闵太后,他已然隐约看见了朝堂上,被两位太后夹在中间,一言不发像个吉祥物的自己。
直至赵启等人入殿,天色渐亮了一些。
伴随着一声“趋”字落下,百官双手捧着象牙朝笏步入未央宫前殿。
参加大朝会的官员极多,能够进入未央宫前殿的无一不是上千石的gāo • guān,而那些低等的官员便只能在殿外,他们虽看不见新帝,但依然无不肃然起敬。
在丞相韦一行的带领之下,百官行礼朝贺。
“臣等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拜声宛若山河震动。
三拜结束,赵启安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十分平静,余光掠过后面垂帘听政的袁太后,没有说话。
“臣等拜见圣后娘娘,拜见太后娘娘!”
袁太后和闵太后相继发言后,小皇帝才道:“众卿平身!”
这就是没有亲政,虽是皇帝但实则只能安居于后。
紧接着便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诸侯王朝贺,对此赵启也没有多少发言的机会,只能看看自己这些同姓宗亲头顶上的忠诚值和能力值。
其中最为吸引他注意的是吴王赵珉,因为这家伙忠诚度居然才50,吴王和先帝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据他所知,吴王和先帝感情颇丰,时常还召他入京,如今看来只不过是表面而已。
“吴王,北方逆燕趁国家新旧交替来犯,你封地就在漳河,需向镇西将军供给粮草,事关重大务必亲自督查,”圣后娘娘凤目若平静的池水,仿佛说的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漳河郡是大昭西原域十分繁华的地段,又是西襄郡的大后方,圣后以国家大义令他提供粮草,他自然难以拒绝,“臣已传令回去,镇西将军的粮草本王愿全权供给。”
“嗯,”圣后满意点头:“吴王有心了,北疆国战即在眼前,先帝常说吴王通晓马政,便留下以作参考吧。”
“诺,”吴王便站至原大将军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