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浩听着两个小辈的言语,心中无感。
选择和小皇帝联手,那是为了自己今后能够安生,至于东部最终会成什么情况,他不在乎。
反正,在他看来,大昭不可能亡国。
东边那些土地丢了也无所谓,没准以后还能少点战争。
于是轻笑着说道:“陛下,依老奴之见,眼下陛下应该去找圣后娘娘,只要得到圣后娘娘的支持,那么陛下今后在朝中的处境将会好上数倍。”
赵启微微挑眉看向桓浩,“侯爷的意思是,让母后放权于朕?”
“正是,”
桓浩红润的脸颊上绽放出桃花般的笑容,他可不想和一个没有半点执政权力的皇帝长久联合下去,那样他单方面临的压力将会成倍增长。
赵启自然也明白桓浩的想法,要想绑住这只老狐狸,他的手上也需要掌控住一些力量才行。
但要袁太后放权于他,且不说其中难度,就是所耗费的时间也非一时之功。
须知,此前他做出了数件利国利民之事,最终袁太后反而说他不知收敛,不懂潜藏积蓄力量,最后还只是给了他召见大臣的权利,
所谓的批阅奏章,就跟看小学生作文没什么区别。
一念到此,他看向了远处于柳树上酣睡的向伯符,沉吟道:“侯爷所言有理,只是想要让母后放权,这无异于登天,不知侯爷可有良策?”
赵启在宫廷中商议着对策,
皇城之外,丞相府中韦一行也同样召集了幕府僚佐议事。
韦一行虽然在朝中势力颇庞大,但是他并没有开府治事的权利,
但这并不妨碍他扩充相府力量,从他现在的所作所为来说,和开府治事相比也只是缺一个名分而已。
“明公,日朝会上,沉默已久的陛下突然为桓贼说话,恐不妙啊,”
相府议事大厅中,说话之人一身文士装扮,手持一把羽扇,正是曾效命大将军袁世才的李文儒,他听说朝堂上发生的争斗,
当即提醒道:“不过明公勿忧,从今晨小皇帝所走这一步棋来看,他不过是个未见世面的小孩而已,竟做出此等以卵击石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