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韦一行和御史大夫柴端带着从茂山县发来的公函步入大殿,正见到小皇帝也坐在袁太后的身边。
三人见礼后,韦一行竟不顾君臣之礼直视赵启,沉声质问道:“陛下何故假传圣旨?”
桓浩和柴端同时一惊,都没意料到韦一行竟会如此直接。
心想难道是因为昨日被赵启在西苑当场打脸而心生报复?
不过转念一想则不然。
且不说赵启还未亲政,就是亲政了也不能在不经过常规流程的情况下,就独断专行的下达圣旨,这样要他们这些朝臣何用?
韦一行这里说赵启假传圣旨,自然和华秋黄安两人所说的已有所不同。
这个‘假’字所指,就是他没有经过正规的流程而下达政令,这样的圣旨自然是假圣旨。
赵启这样的举动,已经是将他们三位辅政大臣当做了空气,韦一行当然不能忍,而这样直接点名的方式,也能让他直接看清袁太后对此事的态度。
“陛下不经本相,柴公和慎候商议,就下旨令许渭调动兵马?是为何意?”
韦一行毕竟头上还挂着太傅职衔,有教导之权,“陛下可知,政令不一将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dòng • luàn?”
赵启也没想到韦一行竟会这般直接,但他还是选择闭口不言。
圣后娘娘余光从小皇帝身上掠过,脑海中情不自禁浮现出手持金簪,成日摆弄风姿,不时拿下人出气的闵太后,
心想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女人,为什么会生出这般聪慧的儿子?
便又在心中安慰道:是龙种好,跟那个女人没有关系。
“韦相莫急,那旨意是哀家发出去的,”
圣后娘娘不急不慢的说道:“没有来得及和两位爱卿商量,实在是军情如火,不能耽搁。”
微做停顿,“柴公,你即刻起草一份诏书,以作补发吧。”
“这...两位?”
柴端有些犹豫,说道:“圣后娘娘,不知您所说军情如火,是为何意?”
“是啊,这件事哀家已经和慎候商议过了,你们也知道哀家最近头痛病常发,忙忘记了。”
圣后含笑轻声道:“这件事,就让陛下和你们说吧。”
此话一出。
桓浩微惊,看向小皇帝。
一个月前他就建议小皇帝尽快让圣后放权于他,但这件事非一时之功,需循序渐进,以掌控时机再图时变。
现在看来,皇帝陛下是已经得到圣后的认可了?
“圣后娘娘,”
韦一行语气彻底平和下来,似乎刚才那一幕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此等大事,您怎么可忘记呢?何况,臣时刻观察着荆东局势,”
“茂山县距离双江郡有千里之遥,还隔着数座高山,此刻又怎么可能出现在茂山县城?”
他行礼道:“陛下年幼,更不解荆东局势,依臣之见,应即刻召回许渭,望圣后恩准。”
圣后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