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
赵启倒没想到韦一行会说出这种话,不过他身为辅政大臣,亦为赵启老师,说出这种话倒也不算僭越。
“若朕能做到,便能证明朕之才学,朕便可以亲政,太师敢与朕约定吗?”
许广安黝黑的脸上浮现出惊容。
桓浩没料到小皇帝居然在圣后面前如此直接的说出了亲政之言。
韦一行朗声发笑,神情显得很是慈祥,声音更是温和,真如循循善诱的老师般,“陛下此言不妥,陛下能否亲政非臣能决定,”
“若陛下能向万民彰显出治国安邦之能,那么陛下就得到了昊天的认可,自然应该亲政,无论是圣后娘娘还是臣下,”
“都只是谨奉昊天和先帝的命令辅佐陛下,暂时替陛下看管天下而已,但真正能替昊天看管天下,统御万民的唯有陛下。”
这话说得啰嗦,不过意思很简单。
赵启能否亲政,不是他说了算也不是圣后说了算,是天下说了算,昊天说了算。
这种没有漫无边际的话是大臣们常用的手段,并不稀奇。
如此才能给他们今后的发挥留下足够的空间。
因此,圣后也不会表示反对。
韦一行继续说道:“不过陛下若真的造出了亩产十五石的神物,足以说明陛下的才能,臣也认为,陛下虽年幼,但参政治国也不无不可。”
虽然结果和赵启想的不一样。
但韦一行说出这种话,绝对是令人意外的。
赵启深知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世上是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的。
对方既然主动送上门来,这样的必胜之局他当然没有道理放弃,否则就是天理不容。
“好,朕便于与太师约定,”赵启大气说道。
“嗯,”
韦一行想到了什么,说道:“说起来,臣奉先帝之命教导陛下,但却因国政有所怠忽失职,还望圣后、陛下恕罪了。”
“今日之约定,便算作是考题吧,若陛下能答出,臣也不算不负先帝所托。”
说完,他向赵启鞠躬行礼。
赵启便还之以学生之礼。
圣后颔首而笑,生出几分感叹之心,“如此,你们君臣师生二人或能成就一段佳话,如此哀家也不好拂韦相考教学生之意了,”
“玉果园固然珍贵,但陛下若能因此而功德天下,哀家相信无论是武皇帝还是历代先帝都会欣慰的。”
赵启其实不喜欢古人守着的祖宗之法。
时代要进步,有时候几百年了还守着祖宗之法不肯做出改变,这无疑于是一种固步自封。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
历朝历代血的教训在那里,轻动祖宗之法行改革之事,国家是会经历不可避免的动荡的,甚至会因此而亡国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