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来到石渠阁下,微凉的寒风席卷过清池,岸边的柳树凋零得只剩下萧索的枝条。
对于王基说出如此怂比的话,赵征指着他骂道,“老王,你好歹也是跟本将军在燕国纵横数百里的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怂,何况这次是比燕军还弱了数十倍的蛮夷。”
王基瞥了他一眼,说道:“谁说我怂了,我是有要事,我又不能像殿下你这么闲。”
赵征冷笑,显然不信他的话,“你会有什么事,忙着纳妾还差不多。”
“呵呵,”
王基一笑带过,神情随之变得凝重起来,“陛下,那座赌坊下的军械物资我终于找到一点线索了。”
赵启神情微怔。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他并没有忘记。
一直以来,他都在让王基调查着这件事,当初将王基调去苍山也是为了这个行动更为隐秘。
孟鸿作为九卿太常,纵观其个性,也不像一个对兵器铠甲感兴趣的人,总不能是为了百年之后用来陪葬吧。
朝中大臣藏匿兵器,此等大事,赵启焉能不查。
赵启看过周围的环境,行上石渠阁,进入藏书的阁楼中,才落座说道:“这么久了,你可算是找到点东西,说说吧,希望不要让朕失望。”
王基尴尬的笑了两声,“陛下,孟太常在韦一行那里的地位您又不是不知道,想要潜入其中太难了,我和老张费尽心思搞了一年,”
“好不容易安插进去的人,到现在也没有获得对方的信任,还是游离在外围。”
从一开始他们发现孟鸿的赌坊不止遍布京城,在西元、西襄等大城中都有孟家的赌坊,不过隐藏的极好,单是查这一件事,王基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朕知道你们辛苦,不过朕给你们发这么高的工资,办事效率还这么低,你觉得合适吗?”
王基知道皇帝在开玩笑,顺势认错,而后说道:“陛下,孟太常的赌坊是韦相的秘密联络点,除了京都外有几个重要的据点,”
“分别是韦相的老家西元,那边的掌舵人应该就是韦一行的儿子,西元知府韦元朗,另一个点是在西襄城,其掌舵人应是韦一行孙子,吴国相韦勉,”
“还有山南蚕州汉兴城,掌舵人是韦相之孙,蚕州刺史韦常。”
韦一行本来育有两子,只是其中一个夭折。
其孙倒是有两个,都官居高位。
韦一行似乎是有意将这些人放在外面,好几次有机会调入中枢,他都没有这么做。
“王大人,这些东西以陛下的睿智,猜都能猜出来,”
李春执掌东厂,经过一年的发展成员也已渐多起来,虽然比不了影密卫,但查些东西也能做到。
王基看了他一眼,“李公公,我话还没说完你急什么。”
“皇上,”
王基拱手一拜,他知道东厂的人也在关注着这件事,“最近几个月来,韦相和西襄来往极为频繁,于是我派人细查,意外发现,孟太常和吴王有所来往,”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我敢猜测,这件事韦勉很可能全然不知情。”
赵启眸子中闪起光亮,“还的确是令朕感到意外,吴王竟也牵扯了进来,不过,朕还是想知道,那批军械究竟从何而来。”
吴王赵珉,和赵启父皇一母同胞,若真背着韦一行和孟鸿有所来往,是要做什么呢?
这两人之间没什么私情才是啊。
“还在追查中,”
王基不觉得汗颜,大大方方的说道:“不过一个月后四海商行会有一批银子送来,卑职怀疑这批银子的背后,很可能和军械有关。”
四海商行和孟家赌坊有合作关系,王基又让方源许渭从商会中找到了四海商行的人,从而找到了入手之人,